金瑞如:返乡“牛人” 创新绿色生态新模式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一环,对于乡村而言,产业兴旺离不开我们的“能人”和“土秀才”。近年来,小河镇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金瑞如就是其中一位养牛能人。

今年42岁的金瑞如是小河镇仙雨砦村村民,早年在北京成立教育机构,凭着自己的勤奋在北京站稳了脚,选择回乡创业是因为村两委积极做工作和父亲的一句话,他便萌发了返乡创业养牛的想法。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农民,即使在外面做得再好,都没有归属感,所以我回到了家乡。”孝昌仙雨惠恩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金瑞如说。

自2020年8月金瑞如返乡成立孝昌仙雨惠恩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以来,收割草、喂牛、打扫牛舍就是他每天的日常工作。他告诉我们,回乡创业就是抱着感恩的心,帮助更多的人增收致富。

“当时我的家庭条件真的很差,社会各界帮助了我很多。我成立合作社以后,希望帮助更多的人增收致富,还能让大家吃上一口放心肉。”金瑞如说。

金瑞如的养牛致富路,也为当地群众增收找到了出路。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合作社目前是以育肥牛和种牛相结合的模式,将自己养殖场中能配种或已经配种的牛,以市场价或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或借养给农户,等种牛下崽后,合作社将以高于市场价把种牛购回,帮助农户增收。

“这种模式从去年开始起步,目前,我已经带动了四户农户创业,发了十八头牛出去了。”金瑞如说。

此外,金瑞如还坚持实现“牛吃草,粪还田,田长草”的生态循环,打造生态养殖新模式,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同时,还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合作社是按照牛吃草、粪还田、田长草的生态循环,主要用牧草、酒糟、豆渣等来养牛,不添加其他东西,牛的品质非常好。”金瑞如说。

从大城市回到农村,金瑞如的生活可谓是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他的养牛事业渐渐步入正轨,养牛规模已经由最初的几头,发展到现在的近100头,而他的事迹或许会影响更多的人。下一步,金瑞如想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以生态养牛为中心,实现青贮饲料基地、蚯蚓养殖、粮食及中药材种植等多线发展,形成一条完整的绿色生态种养殖链。

“下一步,我计划继续扩大牛种群,发展牛周边产业,比如说流转一些撂荒地,把这些荒山荒地利用起来。我做牛饲料的粗加工,用牛粪养蚯蚓,蚯蚓粪做花肥,种生态有机蔬菜,串起一条生态链。”金瑞如说。

记者:张思琪

编辑:丁珂 胡可

责编:汪海莲 罗薇 

终审:高玉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