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孝昌县花西乡高陈村一级泵站设备点,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地对设备进行维修,提前为抗旱做好准备。
花西乡位于孝昌县西部,过去流港沟少,供水能力严重不足。“过去十天半月不下雨就干死谷,特别是旱季七八月份,塘堰枯竭,水井干涸,人畜饮水都困难。”孝昌县花西乡水务站站长季建军说。近年来,花西乡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调整农业结构、加强组织领导等方式强优势、补短板,不断增强蓄水抗旱能力,切实做到保人饮、保农业、保丰收。
修建水厂保人饮
2016年花西乡投资1780万元兴建自来水厂,日供水4000吨,覆盖22个村32312户,有力解决全乡群众饮水问题。 此外,花西乡重视节约用水,每逢干旱季节,出动宣传车,走湾窜巷循环播放节约用水音频。各村(社区)通过微信群消息、屋场院子会等形式强化宣传力度,提倡村民节约用水,让群众意识到抗旱工作的严峻性和紧迫性,让节约用水意识深入人心。
兴修水利保灌溉
为从源头上解决干旱缺水问题,花西乡积极整合水利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增产工程等项目,大兴水利建设,确保全乡每个自然湾至少扩挖一个当家塘。截至目前,该乡累计扩挖维修塘堰1156口,新增蓄水260万方。同时,沿女儿港、河口朱河、全民河等重要流域修建小型拦水坝10座,并在各村新建大小泵站32座,新增蓄水约30万方,大大提升蓄水保水能力。
加大管护保运转
每年4月,花西乡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对各处泵站进行检修,适时更换提水设备,提升蓄水能力。针对全乡重点地域采取加固拦水坝、疏浚河道、除草除杂、增设进出水管等措施,每年维护检修固定泵站32座,查验潜水泵560台套,投入挖机30台次,清理渠道128公里,通过一系列维护保养工序,确保全乡塘满堰满,保障农业生产用水。
调整结构保效能
近年来,花西乡政府积极邀请省、市、县农业专家团队来花西调研、授课,引导村民调整农业结构,减少水稻面积,增加玉米、高粱、大豆等旱作物面积,减少农作物高峰期用水量。同时,在地势高、引水难、产量低的地区兴建光伏项目,通过调整土地结构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目的。目前,该乡在三和村建有光伏基地400亩,在和平社区规划光伏基地5000亩,通过结构调整确保土地充分发挥价值,同时增加村民收入。
经过一套组合拳,花西乡水利建设得到质的飞跃,蓄水、保水、提水能力显著增强,为今年大规模整治撂荒地提供了有利水源保障,也为该乡继续做大做强“西部粮仓”品牌提供了坚实后盾。
记者:王虹
通讯员:周凌溪
编辑:李文莉
责编:罗薇
终审:陈腊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