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村一品”,撂荒地焕发新活力

“过去,旱地农作物种植效益低,土地低价都难流转出去。现在有了代耕代种社会化服务组织,使用机械化‘种肥同播’,农民省时省力又省心!”5月23日,看着齐龙村200多亩复耕复种的旱地正在进行玉米播种,孝昌县花园镇农办负责人武庆丰感叹道。

在农村,土地撂荒现状突出。花园镇积极探索撂荒地复耕复种,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种养大户集中流转,精心打造“一村一品”,让土地“盘”出新活力。

以往,水稻种植过程中,育苗、栽种、收割、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往往相互分离、相互脱节,因为管理不规范、管控不统一,造成水稻品质参差不齐。

近年来,花园镇引导种植大户抱团发展、订单种植,在齐龙村等地连片发展优质太子稻。

孝昌县鑫波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当地龙头企业,在齐龙村流转了630余亩闲置土地,用于标准化统一连片种植太子稻,打造高标准优质水稻示范种植园。“育秧、种植、生产服务、加工仓储、销售”一条龙,水稻品质大大得到保证。截至目前,全镇太子稻种植已覆盖11个村,种植面积达2300余亩。

花园镇长胜村,松姚线穿村而过。村里的连片撂荒地主要集中在松姚线两侧。

“水源充足、地势低凹、机械化种植难度大。”长胜村党支部书记徐四平介绍,根据现实情况,镇产业专班、村‘两委’干部多次赴外地学习考察,决定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在撂荒地上集中种植太空莲,发展旅游经济。

“太空莲花多、蓬大、品质优、花期可以持续到9月底,极具观赏价值。”徐四平说。不仅观赏价值高,经济效益也较高,“亩均实现产值7000元,扣除物化和人工采摘成本,亩均纯收入预计可达4000元。”

据介绍,下一步,该村还将以“小莲子”为切入点发展乡村旅游,带动餐饮、娱乐、住宿等多个项目,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长胜村主打太空莲,一致村则种起了“高价”蔬菜。

一致村党总支书记宁自忠介绍,长期以来,村里主要以种植传统蔬菜为主,投入成本较高,但收益较低。经过调研,一致村一致决定:建温室大棚,种植附加值高的绿色蔬菜。

说干就干!村“两委”决定在村五组先行试点,流转110亩闲置土地,架起了40座规格统一、功能齐全、远程控制的钢架大棚。同时引导村民种植迷你黄瓜、小香芹等“高价”蔬菜。

试点效果良好,村里的种植户也动了心思,纷纷流转土地建起了温室大棚。目前,全村已有蔬菜大棚1872个,每棚平均年纯利润9000多元,年产蔬菜6000余吨,年产值2000余万元。

武庆丰表示,下一步该镇将继续在“一村一品”上做文章,让撂荒地焕发生机活力,促进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湖北日报

通讯员:殷靖、谈宇希

编辑:李莎莎

责编:李文莉

终审:陈腊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