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下,这些防范电信诈骗知识,你一定要了解

当前

正值全力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期

一些不法分子却以“疫”之名

借机敛财

近期多地出现多起涉疫情骗局

很多套路令人猝不及防

这些骗局套路

你要提高警惕



诈骗套路

1

“疫情排查”类诈骗


诈骗分子伪装成“疫情防控中心”或“卫健委”工作人员,谎称进行线上排查,要求受害人提供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及验证码等相应信息,从而盗取受害者银行卡内资金。

防骗提醒:诈骗分子会充分利用防疫的要求措施,说得头头是道,让群众一下子很难反应到底是不是真的排查工作。遇到核查的时候,要擦亮眼睛,沉着冷静,不要慌乱,理性应对。排查工作组不会收集您的银行卡号、网银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请注意甄别,谨防诈骗。


2

流调异常类诈骗


骗子冒充防疫工作人员,要求当事人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到某地点进行核酸检验,否则将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如此,可以轻松攻破受害人心理防线。然后骗子会主动提出将电话转接至“公安局”,要求当事人按提示输入个人身份证、银行卡号码、密码等重要信息,以清查资金洗清嫌疑为由诈骗钱财。

防骗提醒:公安机关不会线上办案,更不会与涉案人员有金钱往来,以涉拐、经济犯罪、非法提取社保、阻碍疫情防控等理由要求清查资金的都是诈骗,一旦遇到此类情况,一定要保持警惕,切勿轻信。


3

虚假“密接信息”类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防疫中心工作人员,以受害者是“密切接触者”为由,向受害者发送冒充“自查程序”的钓鱼链接,要求受害者填写个人信息和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从而盗取受害者个人财产。

防骗提醒:不明链接不要点!如果收到相关短信,可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出的“同行密接人员自查”的小程序里先自行筛查。


4

“核酸结果查询群”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号商批量购买账号,伪装成“疫苗接种普查调查员”或“回访员”,以社区工作人员的名义添加好友,再将受害人拉群。


群内发布刷单、赌博等违法违规信息,最终被做任务拿返利的诱惑落入刷单诈骗。

防骗提醒:刷单是违法行为,网赌十赌十输,大家要提高警惕,勿心存侥幸。此外,骗子多通过手机号码添加好友,一定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5

“快速核酸检测结果”


聊天群里出现“快速出核酸检测结果”“加急最快半个小时”“家里也能做核酸检测”的信息,只要额外付费便能办到,都是骗钱的套路。

防骗提醒:刷单是违法行为,网赌十赌十输,大家要提高警惕,勿心存侥幸。此外,骗子多通过手机号码添加好友,一定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6

“领取居家隔离补贴”骗局


诈骗分子冒充公司人事、财务部门或通过邮箱向公司员工群发邮件,称现根据国家政策发放工资补贴,需及时扫码登记领取,将被害人引流至“钓鱼网站”,被害人在“钓鱼网站”中填入银行卡号、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资料后,诈骗分子对被害人的银行卡实施盗刷。

防骗提醒:政府和职能部门不会通过电子邮件,电话或短信等形式与您取得联系,不会要求您提供个人或银行等详细信息,对于主动联系您的一定要心存戒备,并拨打官方电话进行核实。请勿点击电子邮件或短信中与资金补贴有关的链接(即钓鱼网站),更不要提供您的个人信息!


警方提醒:


1、 请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和扫描一切可疑二维码,谨防误进钓鱼网站,泄露个人信息。

2、 防疫工作人员不会索要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若有任何关于“流调”“健康码”异常等疑惑,请及时联系社区、派出所寻求帮助。

3、当接到所谓“客服”来电,遇到包裹丢失赔付等问题,须通过官方平台谨慎核实对方身份并对相关情况咨询确认。

4、 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网络等途径进行办案,更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

5、如果被骗,请保留证据,第一时间拨打110电话报警。


来源:孝昌公安

编辑:李文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