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裸铜线,经过不断地缠绕、进漆和烘烤,摇身一变成了双玻璃丝包漆包线。而正是这一根根直径不超过1.8mm的双玻璃丝包漆包线,帮助腾洋敲开了湖北惠洋电器的大门,也为腾洋公司带来了无尽的发展潜能。
文磊是湖北腾洋铜业有限公司销售研发经理,80后小伙大学毕业后,带着梦想与哥哥文钊一同前往经济发达的江浙一带,做起了绝缘纸、漆包线、垫圈等电机配件的贸易生意,日子久了,兄弟俩就开始琢磨自己开工厂生产配件。2011年,文磊回到孝昌成立了云峰公司,专做电机中的绝缘纸,靠着过硬的质量把控和积累的丰富客户资源,云峰公司很快发展了起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文磊听说大洋电机一批出口订单长期需要大量的铜线配件,由于这批铜线质量要求较高,本地没有技术达标的企业能够承接,只能从江苏专门定做,成本太高,大洋电机希望在附近找到一家新的供应商。
“当时正好大洋电机需要一种铜线,刚好我在外面销售的时候也懂一部分,和他们老板商量。他们当时从江苏那边买的,比较远,希望在附近开发一家新的供应商,2015年我们就成立了湖北腾洋铜业,自己在外面订设备,回来开始生产。”文磊说。
这批铜线的技术指标和稳定性要求非常高,当初在文磊眼中看起来很简单的项目,却给他们带来了大麻烦。仅仅一年,最初的七人研发团队就走了四个,花十万年薪请来的技术总工辞职,部分股东也选择了撤资。
“当时想的很简单,感觉工艺不是很复杂,但是他们的产品主要是出口,跟国内的产品不一样,对细节把控太严。前面一年半时间,主要是想通过工艺这一块,把技术问题克服。当时不停地改,不停在外面请高级总工过来试,怎么试那个产品都过不了,最后外面的总工基本都辞职不干了。”文磊说。
想着在电机行业打拼这么多年,研发投了几百万进去,放弃和失败都是文磊不愿接受的结果。
“我们发现一直在工艺这一块钻牛角尖,为什么不试试改进设备呢?当时我们就把设备的老板请过来,我们聚在一起想办法,把以前的传统技术工艺给加一层。我们一帮团队连续二三十天,每天晚上熬夜敲,不停地试,不停地做。当时抱着试一试的状态,加到三层以后,整个产品的效果和性能提升了很多,然后送样,最后也通过了。到2017年1月份产品成形的时候,我们一帮人有种喜极而泣的感觉。”文磊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创新性的改进设备,优化各项参数、绕包工艺和不停的实验检测,经过半年多的奋力研发和细节完善,产品终于研发成功。
“我们马上把自己的设备,包括和设备连在一起的一套工艺,申请了一个专利。目前这个设备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文磊说。
酒香不怕巷子深,虽然企业在一个小县城,由于产品的各项指标过硬,很多国内的大型厂家,包括外资企业都想跟腾洋合作。
“通过这两三年的沉淀,我们从一个很小的企业,发展到大洋电机空调制冷的独家供应商。我发现,只有坚持才能胜利,技术永远是企业的核心,要不断地研发和突破。未来在新能源汽车电机这一块,也是我们重点研究的方向。我们要做创新型企业,加强技术,做到更大更强。”文磊说。
记者:汪启扬
编辑:丁珂 胡可
责编:罗薇
终审:汪海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