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巷镇:创新“四事工作法” 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近年来,周巷镇龙泉村为满足村民多元化需求,创新推行“四事工作法”,作为加强乡村治理工作的“自选动作”,充分发挥“群众力量”的引领示范作用,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龙泉村成功入选了由民政部公布的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

村道上杂草丛生,池塘里满是淤泥,道路破旧不堪曾是龙泉村最真实的写照,而现如今村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清了,树多了,道路宽了,出行畅了,环境好了,说起村里的这些变化,村民们喜不自胜。

“原先都是泥巴路,现在都硬化了。原来是污水塘,现在变成了景观塘。老年人早晚有地方散步,环境卫生做的很好,房前屋后都打扫的很干净。”周巷镇龙泉村村民季银松说。 

龙泉村之所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村容村貌、村风民风有了巨大的改观,离不开村党支部创新的“四事工作法”。“四事工作法”主要是围绕“党建+生态宜居”工作思路,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以公正平等、依法办事、注重效率为原则,以民主集中的方式,按照规定程序通过民主协商,做到先议事后决策、先议事后通过、先议事后实施。

“龙泉村‘四事工作法’有四条,一是党支部谋事,以支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屋场院子会为载体,动员督促党员干部深入开展遍访活动,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制定规划,邀请‘五有人士’出资出力,整合村湾各类改造资金,配套基础设施。二是村委会干事,将规划事宜分湾分工分人分事落实,共同完成协调、找工、结算等事务。三是理事会管事,将村内德高望重的老党员选进乡风文明理事会,充分发挥其教育教化作用。四是专项协会办事,成立碎石整治监督、畅通交通、拆除老旧等专项协会,高效完成短期工作目标,事毕即消。”周巷镇龙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袁浩说。

截至目前,周巷镇龙泉村共清运了历年各类遗留垃圾2000余吨、清除村道杂草4公里、清理房前屋后柴草垛100余处、挖塘清淤3口12600立方、清理浇灌渠道1200米;拆除老旧土坯房、危房20多家,露天厕所80多所,拆除影响交通的院墙 600米,打通交通“瓶颈”6处;还新建了50余处停车位,4处标准公厕。如今,龙泉村道路变得更加宽敞平坦,环境变得更加整洁干净,村里的群众住得也更加舒心、顺心了。走在龙泉村,处处能看见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记者:黄一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