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的是难 为的是民

“做梦都没有想到能走上这么好的路啊!”孝昌县季店乡丰联村村民蔡巨民激动地说。“去年村里要修路,本来计划是4.5米,赶上修‘四好农村路’的好机会,硬是修成了5.5米宽的沥青路,取了个名字叫‘丰光大道’,现在走在路上那是真的风光哟!”

作为孝昌最西部的乡镇,季店乡的群众迫切地渴望着有一条与外界连通的宽阔的路。而位于季店乡南部的“丰光大道”,是附近4个村3600余人出行的一条主要通道,曾因年久失修,路面损坏异常严重,极大影响了沿线群众出行及生产生活条件。2021年7月底,总投资450万元的丰光大道正式动工,仅两个月时间便建成通车。

见证了孝昌人奋进历程的“丰光路”,在孝昌还有很多。“十三五”以来,孝昌县大力实施“交通强县”工程,大力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累计投资9亿元,提档升级农村公路443公里,创建美丽农村路近800公里,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3200公里,所有自然湾实现湾湾通硬化路。

农村公路是服务“三农”的公益性基础设施,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建设刻不容缓。

“修路,最难的还是钱从哪来。拿出450万元,对季店乡来说不容易。要拿出9亿元,对孝昌来说更是极不容易。”孝昌县农村公路管理局局长张晓波算了笔账,近年来,孝昌县为解决资金难题,修好农村公路,除了向上争取项目资金3亿元,政府出资4亿元外,剩下2亿元由县政府委托湖北农村发展银行发行了政府债券。“2021年孝昌县财政预算大约10亿元,其中交通投资占了近20%,资金投入最直观地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视程度。”

要致富,先修路。脱贫攻坚征途上,孝昌县整合“农田改造”、“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全域美丽孝感”、“十通十有”等三农、林业项目资金,统筹推进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公路绿化等建设。

为了充分撬动各方资金,孝昌县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模式,鼓励各乡镇“五有人士”出资修路,建成后再按比例进行奖补。王店镇“五有人士”张焕烽率先响应号召,出资将该镇红胜村、张响堂村总长3公里的农村公路建成了5.5米宽的沥青路。乡镇比着建,村里比着修,一条条美丽乡村路悄然布局。

齐心协力,奋战不停,捷报频传。2019、2020、2021,连续三年,孝昌县周巷、小悟、邹岗三个乡镇相继获评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

一条好路,三分建设,七分管养。孝昌县率先在全市成立农村公路管理局,出台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养护实施细则、养护管理考核细则等文件,建立健全了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机制。

通过构建农村公路管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村尽责”的管养机制,孝昌明确“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分级管养体系,建立县、乡、村三级路长体系,按照定岗、定责、定人、定路段的模式,做到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确保全县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

孝昌县农村公路局小河交管站站长游三山负责着小河、小悟与观音湖三个乡镇区的道路养护工作。2019年,孝昌县成立农村公路管理局,游三山从收费站站长转变为交管站站长。

为更好地把农村公路养护好、管理好,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孝昌县将农村公路养护分为东、南、西三个片区。为确保道路良好的通行能力,孝昌县委、县政府持续加大保障力度,将农村公路养护机构运行经费和人员支出全部纳入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建立起专业养护和群众养护相结合、日常养护与养护工程相结合、政府投入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农村公路养护运行模式。

游三山说,以前,道路的管理只涉及到国省干线,路面管护只能依靠交管站的巡查。现在县乡村三级都有负责人,加上去年上线的农村公路养护平台APP,路面出现问题能在第一时间反馈并得到解决。管养及时得当,路的使用寿命自然延长了。

建好是基础,管好、护好是保障,运营好是目的。2015年,孝昌实现了100%行政村“村村通客车”,目前正在规划建设全域公交,让农村群众也能“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公交”。

“十四五”期间,孝昌在农村公路建设方面计划总投资16.5亿元,建设二级农村公路121.9公里,三级农村公路138.3公里,旅游公路51.5公里,撤并村道路500公里,进一步织密织细农村公路网,健全完善客运站、物流站场、信息化平台等附属设施,大力提高交通道路服务保障水平,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