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大学生丁亮平大学毕业后,结合自己农村生活经历,灵活转变择业观,毅然回乡从事肉牛养殖,扎根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用行动诠释当代大学生的种养创富路。
眼前这位正在给牛喂食的小伙子就是丁亮平。说起回乡养牛创业的理由,丁亮平告诉记者,自己从小生活在农村,大学实习又在农村,他热爱农村,看好农村,所以愿意留在农村。
丁亮平:我看到农村的土地大多荒芜,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我就想回来把自己村的田地利用起来,创造出经济效益。
毕业后,丁亮平在小河镇友二村承包了200亩土地,初期喂养了22头肉牛,开启了艰难的养殖探索之路。万事开头难,之前从来没有从事过养殖业的丁亮平,无论在技术上还是体力上都受到了考验。
有苦只有自己咽,累了只有自己扛,既然已经选择了农村就不会轻易的放弃。没技术丁亮平向书本学,向前辈学,农业耕作也只能慢慢摸索,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丁亮平从一个大学生逐渐成为职业农民。
为了扩大土地产出效益,节约养殖开支,丁亮平决定一边养牛一边种植农作物,他自己动手耕田、播种,由于资金短缺,没有机械耕作,效率一直不高。
大学生创业者 丁亮平:当时我就想还是自己买一个旋耕机,能够掌握主动权,田地就能够在最好的时机把它种下去。
一次偶然的机会,丁亮平得知国家出台了很多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来到县人社部门咨询、办理创业贷款。没想到的是,不出一个月就成功办理了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有了这笔钱,丁亮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购买农业机械。
有了机械耕作后,丁亮平牢牢掌握了主动权,自己翻地种植青草和玉米饲养肉牛,既生态环保又节约了养殖成本。
丁亮平告诉记者他准备用3年的时间搞好肉牛养殖,等养殖技术成熟之后再开始筹备销售渠道。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