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上一杯“好茶”——记孝昌供电“给力”茶产业三镜头

茶产业远近闻名的孝昌县周巷镇,日前正值采制新茶佳期。

杀青、揉捻、烘炒、烘焙……一系列茶叶生产工序,离不开电。

你产出,我保障。周巷供电所主动上门服务,与茶农携手,用心献上一杯香醇隽永的“好茶”。

供电“给力” 助力茶叶公司生产升级改造

3月28日一大早,凤凰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黄继传站在双峰村入山路口,翘首专候供电工作人员来访。

寒暄,进山,蜿蜒向上,随一路和煦春光,一行人来到大别山余脉海拔600米处的古城庵茶园。这里,采茶正忙。

大采时节,鲜叶制成干茶的加工量很大,生产线用电负荷随之攀升,若跳闸断电,生产线上整批茶叶的品质势必受到影响。

“凤凰茶叶”是孝昌县公认的老字号,过去十余年间,这块金字招牌明亮入眼,其中也有供电服务的一份功劳。

每年大采前一周,供电工作人员便提前上门,分批对茶厂线路、设备进行细致巡查维护,并给予优化用电建议;生产期间,专员上门督导电力保供,确保茶厂生产线可靠运转。

凤凰茶叶公司有山场5000余亩,1000亩茶园分布其中,早年间制茶,手工制作、机械制作混用,产品口感不一,产量也上不来。

鉴于此,供电工作人员积极协调,近年来,借新一轮农村配电网升级东风,逐步将凤凰茶叶公司的变压器由30千伏安增容到160千伏安。

供电“给力”,凤凰茶叶公司因势利导将生产线升级改造为全机械化,产量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

供电部门服务茶产业的“老把式”获村民认可

蓝头盔,红马甲,灰制服,白手套,绿背包,是周巷供电所维护班班长熊辉的一身标准“行头”。见到他时,他正举着绝缘棒在五泉村一处离地3米多高的电线杆上更换一个有故障的跌落保险。

一旁为他监护、扶梯子的同事说,这个1999年参加工作、一直在基层奔波的汉子,是供电部门服务茶产业的“老把式”。

“整个周巷有大型茶叶加工企业3家,小型企业30多家,家庭式作坊星罗棋布,以双峰、公平两村为主,辐射周边五泉等十余个村。”熊辉下得梯来如数家珍。

新茶大采前后,是他和同事们最忙的时候,配合协调各农网改造项目的同时,巡线排查工作强度由平常的月巡加大到每周两巡。以凤凰茶叶公司为例,变电站出线到支线配电设备,巡线路途约6.5公里。

说话间,五泉支线4号台区6号杆出现在眼前,这里装载着本月25日刚投建的新变压器,覆盖全村各户茶叶作坊,需要进一步检查其运行情况,于是,“全副武装”的熊辉再一次爬上了梯子。“熊工,你们歇一下,来喝杯新茶。”附近居住的村民大声相邀。“谢谢,我们带了水,你们在家炒茶时一定要注意用电安全。”在场供电工作人员说,工作期间他们都会自带水粮,虽然饮食不太规律,但看到服务能获村民们认可,顿觉如饮茶般由苦回甘。

一对一贴身服务 让茶产业各个用电环节不出纰漏

楚孝生态茶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声隆隆,茶香四溢,周巷供电所所长陈涛带领同事正在等候炒茶间隙,准备对用电设备进行临检。

“一对一服务贴身,让茶产业各个用电环节不出纰漏。”陈涛简单解释,随即投入工作。

公司负责人刘先生表示,生产线由11台制茶机械组成,整个用电负荷约25个千瓦,生产期日用电量费用约为640-800元,负担着每天20-25公斤明前茶的产量,全靠供电部门鼎力支持,“双毫雨露”这个牌子才能持续叫响。

大型茶叶加工企业服务贴身,个体小型茶叶作坊服务贴心。新茶大采之前,周巷供电所工作人员主动来到农户家中,倾听茶农心声,提前进行增容、布点谋划,并指导茶农安全用电、避峰错峰用电。同时,做好低压线路改造工作,解决用电高峰时线路电压偏低问题,保证各作坊炒茶用电需求,其中对各村老旧线路着重加强了维修。

此外,供电所专制一批联络卡,方便用户联系,便于用电申请、故障报修等事项快速解决。

“我们炒茶约至夜间9时左右,这个时间段供电所依旧有人值守,打个电话,他们立即上门来处理问题,很方便。”炒茶的姜师傅对供电服务点赞。

(作者:通讯员王琦 肖梦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