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团建赋能太子米产业,青春力量激活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孝昌县立足太子米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优势,紧扣“党建引领、产业赋能、青年聚力”工作主线,积极探索产业链建团新模式,构建起“组织链+生态圈+服务链”三维团建体系,推动团组织与太子米产业深度融合,为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青春动能。

建强“组织链”,筑牢产业发展“青春堡垒”

孝昌县太子米产业链团支部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促产业”理念,将组织触角延伸至产业链各环节。紧跟太子米产业链党支部建设步伐,选派3名团建指导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全县54家太子米种植合作社、加工企业、电商平台开展“地毯式”摸排,精准掌握青年从业者数量、技能需求、服务诉求等信息,推动2家已建立党组织的链上企业实现团组织全覆盖。创新“产业链团支部+乡镇团委+龙头企业团支部+青年小组”四级组织体系,以孝昌县乡香太子米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龙头企业为示范,带动上下游3家经营主体组建团组织,覆盖团员青年30余人。

同时,整合资源,打造太子稻研学中心,结合源头稻作历史与生态探寻开展研学活动,累计开展种植技术交流、湖北武汉都市圈(孝感)农耕文化体验季等活动10余场,吸引30余名链上青年参与,让团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加速转变。

打造“生态圈”,激活产业升级“青春引擎”

围绕太子米“种、加、销、研”全产业链发展需求,产业链团支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牵头构建协同发展“生态圈”,让青年成为产业升级的主力军。成立了以“政府+高校+企业+农户”四方联合的太子稻产学研青科突击队,发挥其科技攻关示范引领作用,构建“种源筛选+生态种植+品质调控”技术体系,目前太子米青科突击队已投稿论文6篇,正式发表3篇,建成太子稻种源库,含有种质400份、杂交材料108份。

建立了太子稻原种提纯复壮体系,筛选出10多个太子稻优异单株,正在培育2个高产优质新品系推动太子稻全产业链升级。以科技创新赋能农业现代化,助力“孝昌太子米”品牌高端化发展。通过科技赋能田间地头,为传统农业品牌向高端生态农产品跨越、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支撑。

织密“服务链”,传递产业发展“青春温度”

产业链上探索开展团青组织建设,打造稻梦星空生态旅游有限公司,开辟休闲野营基地,打造渔水相间的田园牧歌嬉戏场所,开展太子米文化节等活动10余场,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丰富青年精神文化生活,激活基层青年活力。

开设为农服务中心(青创中心),搭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为青年人才提供办公场地、平台资源、技术支持及金融服务等。配备稻米文化展示区,青科突击队协助建好太子米展厅,从太子稻历史、科研过程及成果提供素材资料,目前,太子米展厅年接待游客1.6万余人次。搭建“政策+资源+市场”赋能平台,通过青年议事会、政策宣讲会等形式,解读农业补贴、创业贷款、品牌建设等政策20余项。针对链上农户家庭“看护难”问题,开设“爱心托管班”,招募大学生志愿者提供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等服务,惠及职工子女500余人。产业链团支部坚强带领青年们在技术攻关、市场开拓、品牌建设中担当作为,使其成为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和突击队。

如今,孝昌县太子米产业链团支部通过“组织链”凝聚青春力量,“生态圈”激活产业潜能,“服务链”传递温暖关怀,让越来越多青年扎根稻田间、奋斗产业链,真正实现“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团组织就建到哪里,青年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为推动孝昌太子米产业迈向“品牌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来源:湖北青年

通讯员:张硕

一审:彭扬

二审:吴荣

三审:黄一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