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孝昌县花西乡结合“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部署,锚定打造“西部粮仓”目标定位,聚焦年轻干部这一关键群体,开展大学习、大研讨、大比拼,构建“培训强基、交流提质、实践淬能”干部成长闭环,着力锻造一支信念坚定、担当作为、求真务实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铁军,让青春在稻田麦浪中舞动芳华、绽放活力。
在常态化开展的“学讲评”活动中,花西乡年轻干部们纷纷走上讲台,分享交流自己在各自岗位中的实践感悟。大家从履职经历、岗位职责和成长感悟等方面展开分享,在深入交流互鉴中实现思维拓展、能力跃升,将“学讲评”的理论学习收获转化为实干成果,在田间地头、项目一线继续锤炼本领,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注入蓬勃的青春动能。
“通过‘学讲评’活动,我深切体会到这不仅是一次次知识技能的‘充电站’,更是一次次扎根泥土的‘练兵场’。作为年轻干部,唯有把政策学懂弄通,把业务精研锤炼,才能在交流碰撞中打开思路,才能更扎实地厚植花西热土,不负组织的培养和群众的期盼。”花西乡年轻干部邹开翔说。
“我们组织的‘学讲评’活动,已经开展了10期,确保人人上台、人人发言,明确要求年轻干部一定要结合原文学政策、贴合实际讲感受、分管领导评意见。干事之前不仅要追问自己‘方法是什么’‘有没有准备B计划’,干完之后还要总结‘经验教训是什么’和‘哪里需要改进’,这样才能得到蜕变进步。”花西乡党委组织、统战委员余芳说。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在“干部素质提升年”的强力助推下,花西乡年轻干部拜群众为师、向实践求知,扎实学习群众工作方法、乡村治理经验、产业发展技能。
“我们每周四举行学习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业务骨干进行授课辅导,组织年轻干部集中轮训,开展办文办会专业化能力培训,努力把年轻干部培养成该工作领域的行家里手。”余芳说。
“通过培训能够提升我们最急需的‘实战’技能,今后我也将积极作为,明责担责,努力成为既能懂政策、又会办实事的合格基层干部。”花西乡年轻干部刘金玉说。
干部素质提升,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温度。为确保年轻干部密切联系广大群众,花西乡建立驻村包保制度,一名年轻干部负责联系一个村,及时传达县乡政策文件和会议精神,全程参与该村的各项事务工作。眼下正值黄桃成熟的季节,在花西乡宝山村的黄桃果园里,花西乡年轻干部周铮与种植户王景霞正在桃园里查看黄桃长势,了解当前销售情况。
“我们种植了50余亩的黄桃,桃子成熟了最担心的就是销路问题,驻村干部不仅帮助我们解决桃园发展上遇到的一些问题,还帮助我们扩大宣传、联系销路。”种植户王景霞说。
“去年宝山村里黄桃销路不好,我将这个信息反馈到了乡产业发展中心,多方奔走联系水果经销商,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现在又到了黄桃成熟的时候,我也提前帮助他们找一些销售渠道,希望能够让他们的桃子有个好收益。”花西乡年轻干部周铮说。
个人的成长蜕变需要组织的精心培养,周铮是花西乡党委助推年轻干部拔节生长的生动缩影,干部们从初出校门的莘莘学子快速成长为各个科室的中流砥柱,更成为了花西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花西乡是孝昌的西部粮仓,作为政府工作人员,在田间地头办公是常有之事,花西乡年轻干部叶飞从小在城市长大,刚来花西乡的时候,对水稻种植方面的知识一窍不通,经过组织的熏陶和培训,现如今也成了田间地头的“农技专家”。
“我刚参加工作时对农业农村工作一窍不通,多亏了领导们手把手带我钻大棚、跑地头,教我农业相关的知识。现在我清楚水稻育秧、种植、管理的时节和方法,也知道怎么施肥、除病虫害,逐步让我从农村‘小白’变成农技服务‘小专家’。”花西乡年轻干部叶飞说。
“今年以来,花西乡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抓手,全面提高年轻干部理论学习素质,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以‘学讲评’活动为切口,持续点燃年轻干部的学习热情与干事激情,助推他们在互学互鉴中强筋壮骨、在实战历练中淬火成钢。下一步,花西乡将继续深化‘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持续优化各项工作举措,全方位赋能干部成长,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全力谱写西部粮仓和美花西新华章。”余芳说。
记者:康洪洲
一审:刘金兮
二审:黄一阳
三审:李文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