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你们,我这个家就完了!”6月25日,在孝昌县白沙镇中心卫生院抢救室里,68岁患者龙某某的家属紧握医护人员的手,声音颤抖地说道。这场由基层卫生院、县级医院、市级三甲医院共同参与的生命接力,以“黄金28分钟”的救治效率,刷新了县域胸痛转诊记录。
当日上午9时09分,白沙镇义井村68岁村民龙某某捂着胸口冲进卫生院急诊室,喘息着说,“医生,我胸骨后面像压着石头一样痛,20多分钟了 ”。接诊医生赵玉珍立刻警觉:“快!可能是急性心梗!”随即启动胸痛救治绿色通道,抢救团队在30秒内迅速集结。
“心率102次/分,血压88/55mmHg。”生命体征监测仪发出急促报警。一名护士推来抢救车协助患者平卧,插上吸氧管,用留置针在肘正中静脉建立通路;另一名护士同步完成心电图检查。心电图结果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9时13分,这份心电图同步上传至孝昌县胸痛中心微信群。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张志华立即线上研判:“右冠闭塞可能性大,建议立即转诊市中心医院。”
赵玉珍医生将300mg阿司匹林、180mg替格瑞洛研碎溶于水,用注射器喂入患者口中。“病情危重,必须马上转院。”面对家属瞬间煞白的脸,赵玉珍拿着心电图报告单逐条解释:“血管堵了就像水管爆了,晚一分钟,心肌就多坏死一片。”与此同时,一旁的湛雄医生已完成“三重衔接”:联系院内120司机检查除颤仪、静脉通路耗材;将患者信息录入孝感市胸痛救治平台;与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开通微信实时对话。
9时37分,当急救车呼啸驶出卫生院时,患者血压已回升至95/60mmHg,胸痛症状稍有缓解。
10时08分,急救车经专用通道直达孝感市中心医院导管室。此时,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徐建辉等医生团队已根据微信群传输的患者资料完成术前准备。
穿刺、造影、球囊扩张……11时整,当3.0mm×24mm的支架精准释放于右冠状动脉远端时,监护仪上抬高的ST段开始回落。“血管通了!”主刀医生摘下汗湿的眼镜,手术间响起掌声。
从患者入院到完成血管再通,全程仅1小时51分钟。而白沙镇中心卫生院从接诊到转出仅用28分钟,较国家胸痛中心要求的30分钟标准再提速2分钟。此次救治中,“心电图同步传输”“药物预处理”“转运途中病情直播”等关键环节,医护人员争分夺秒的救治,最终成功为患者抢回生命主动权。
目前,白沙镇中心卫生院已建立覆盖18个行政村的“胸痛急救微网络”,培训村医掌握“12导联心电图操作”“心肺复苏”等6项核心技能。自2023年创建胸痛救治单元以来,已开展模拟演练127次,涵盖“夜间接诊”“设备故障”“家属拒转”等突发场景。2024年以来,该院成功转诊急性心梗患者7例,平均转诊时间控制在32分钟,为患者牢牢守住生命线。
记者:王虹
通讯员:湛雄 王文姬
一审:刘 爽
二审:黄一阳
三审:李文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