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孝昌县王店镇港边村的合作社门口已是一派繁忙。
“豇豆必须鲜嫩!”6月10日,兴达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饶嫜悦一边仔细检查农户送来的时蔬,一边叮嘱着。这2000斤豇豆,将在这里被加工成开胃小菜。“既要保证品质,更要帮乡亲们多销菜!”这是饶嫜悦朴素的坚持。
正是这份坚持,让昔日的撂荒地披上绿装,让“兴达”成为带动一方致富的响亮品牌,也让饶嫜悦家庭荣获“全国文明家庭”的至高荣誉,她本人也摘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湖北省农业产业领军人物等桂冠。
创业路:荆棘与繁花
少时家贫,饶嫜悦曾辗转南北打工,“让家富起来,让家乡变好”的梦想在她心中扎根。2014年,为响应返乡创业号召,已在城区经营商铺的她毅然回到港边村。
创业之路布满荆棘。父母希望她安稳,最初并不支持。经过反复沟通,家人的理解化为她前行的后盾。不忍良田荒芜,她决定流转土地种植苗木。然而,农业的门槛远超想象。
“一开始种的银杏树都没成活。”挫折没有击倒她。她四处拜师,虚心求教苗木栽种管护技术。屡败屡战的韧劲打动了师傅们,他们倾囊相授。在孝昌县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她刻苦钻研,终将300多亩苗木基地经营得生机勃勃,并顺势创办了兴达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次偶然,福建三明市“家庭农场”的报道让她豁然开朗。在家人的支持下,她远赴福建取经。归来后,合作社规划升级、规模扩大、增添设施,坚定迈向农旅融合之路。
2018年端午前夕,孝感市首家户外亲子教育基地——“红悦谷”在合作社诞生。首秀通过公众号招募20组家庭体验,孩子们亲近自然、动手劳作、识百草……新颖的模式一炮而红,开业两年营收达50万元。
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如今,兴达合作社已形成集瓜果采摘、农旅康养、农产品初加工、电商直播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年产值最高突破千万元,更荣获“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称号。
传家风:红心暖乡邻
红色,是饶嫜悦家庭的底色。曾祖父母是红军战士,爷爷和父亲从小在红色故事浸染下长大,先后投身军营。每年重要纪念日,全家都会聚在一起聆听爷爷讲述革命故事,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将“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祖训深植于心。
创业有成,饶嫜悦始终谨守家教,将这份初心化作回馈乡梓的力量。她敏锐察觉到村里残疾人士和留守群体的困境,主动伸出援手。合作社和红悦谷长期雇用20名村民,每年为30多人提供灵活就业岗位,其中12人来自残疾家庭。2024年,基地光荣获评“湖北省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基地”。
“她们都是我的姐妹,我想带她们一起成长。”2023年,依托“三八红旗手工作室”,饶嫜悦为镇村留守妇女开展种植养殖培训,累计1600余人次受益。她带动135名妇女抱团发展,拓展苗木种植600亩、年出栏土鸡2万羽,帮助创收120余万元。
关爱在延伸。通过县妇联发起,饶嫜悦家庭联合民政、团委,承接全县2000名留守儿童亲子研学活动,用爱与陪伴充实孩子们的内心。“我们农村的孩子来红悦谷玩免费。”每年“六一”“重阳”“全国残疾日”等节点,她还会和家人一起走访慰问留守儿童、福利院老人、残障人士,送去温暖礼包,“他们的亲人不在身边,我想尽力弥补这份缺失。”
助农增收的渠道也在拓宽。饶嫜悦积极开拓电商直播,合作社统一收购、包装、销售农户农产品。
“我们承担成本,乡亲们只管放心种。”村民冷三珍丈夫患病,家庭重担全压在她一人肩上。饶嫜悦长期提供合作社工作岗位,传授种植技术,优先收购其农产品,助其年增收4万元。
从城市商铺回归乡土,饶嫜悦用智慧和汗水让荒山变绿、产业兴旺;从红军后代到文明家庭,饶章悦家庭传承红色基因,以凡人善举播撒大爱。在孝昌这片红土地上,饶嫜悦和她的家庭,正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致富不忘乡亲”的动人篇章,让文明家风如春风般温暖着乡邻的心田。
来源:孝感日报
作者:王悦
一审:彭扬
二审:黄一阳
三审:李文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