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警察故事,发好公安声音。”
从清晨到日暮
从初春到寒冬
在警灯和闪光灯的交相辉映下
她用自己的镜头和文字呈现出
孝昌公安的有力作为和靓丽群像
她就是孝昌县公安局宣传民警李怡睿
李怡睿,2000年出生,中共党员,2022年8月参加工作,现为孝昌县公安局政治处民警。虽入警不满三年,但她已是孝昌县公安局小有名气的宣传新秀,因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荣获个人嘉奖1次,沉甸甸的荣誉见证了她随警而动、为警而歌的汗水与成长。
大学毕业后,她便考入孝昌县公安局成为一名宣传民警。非科班出身的她为了更好地“讲好警察故事”,不断向领导和同事们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并在工作之余,刻苦钻研公安业务知识以及综合写作能力,充实知识储备。
(反诈知识讲解)
警营是一座新闻富矿,宣传工作没有终点,讲好警察故事也有别样的战斗力。2022年疫情期间,她和战友白天奋战在防控一线上,一边守卡执勤一边采集素材,晚上又投身到宣传工作中,赶在第二天上班前发布交通指引信息,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用文字、影像的记录来消除民众疑虑。
“警察的故事中有星辰大海、栉风沐雨,公安的声音里有赤胆忠心、大爱无言,我要做的就是把每一个闪光的时刻都镌刻成永恒的瞬间。”
(“夏季行动”中随警作战)
2024年7月7日,孝昌县公安局帮助离散家庭找回失散34年的亲人。在举行认亲仪式前,李怡睿多次与记者来到认亲地点确认拍摄思路,并记录下老人“喜极而泣”“翘首以盼”“久别重逢”时最真实的情感流露。
(新华社客户端采用)
(《长江云新闻》报道)
拍摄当日正值高温酷暑,但为了确保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她即使全身湿透也顾不得休息,仪式结束后迅速筛选照片、编辑内容、推发公众号,并呼吁更多离散家庭前往公安机关采集血样入库,早日找回离散家人。报道一经发出,新华社、长江云新闻等媒体纷纷为民警转发点赞,形成良好的宣传矩阵。
(《警笛》采用)
一个月后,孝昌县公安局再传捷报,孝昌县季店乡走失35年的徐勇军DNA比对成功,顺利与母亲相认......“能够亲身经历并记录下这些难忘的瞬间,我感到无比的荣幸,失散重逢的画面想再见,也想再也不见。”李怡睿说道。
“若要讲好警察故事,就要走进一线深入挖掘。”这是李怡睿这三年总结的经验,在一次次新闻宣传报道中,她和同事们深入一线奋战,建立警媒联盟,宣传了一大批警民故事和先进经验做法,赢得网民广泛赞誉。
(录制反诈宣传片)
近年来,孝昌县公安局积极推进“一村一辅警”专职化全覆盖,完善“最小应急单元”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孝昌特色的基层治理、防控新路径。
为深入宣传这一先进做法经验,在局领导的指导下,她选取了孝昌县9个具有代表性的派出所进行宣传片拍摄,并和记者深入邹岗镇进行采写,从先进典型着手,以小见大,描绘出孝昌公安基层治理新路径。报道推出后,先后被人民公安报、荆楚网、今日头条等媒体刊登转载。
(《人民公安报》采用)
三年来,李怡睿参与策划编写图文、视频1142篇,其中,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公安部、中国警察网等央级新媒体采用并发布作品125篇,省级媒体采用944篇,充分彰显了孝昌公安的警营风貌。

从五四运动的烽火到新时代的征程,变的是一代代青年的面孔,不变的是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从警三年来,她始终以“青春之我”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誓言,坚持“在天安门城楼上想问题,到田间地头里找感觉”,并将这句话作为对自己新闻工作的最高指引。
来源:孝昌公安
一审:王倩
二审:汪海莲
三审:李文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