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王店:传承孝德文化 共绘诗画家园新景

春节的脚步渐近,1月15日,孝昌县王店镇张家响堂,这片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张瓒故里,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事——“移风易俗倡文明·春联送暖树新风”迎新春文明实践活动。乡亲们齐聚一堂,共同沉浸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与新春的喜悦之中。

活动现场,位于村湾的公共文化中心孝德堂里热闹非凡。新绘的釉彩纹饰在明亮灯光下熠熠生辉,为春节增添了一抹喜庆。舞台大屏幕上,孝德堂建设历程与移风易俗成果的短视频,唤起了大家对家乡发展的自豪与感动。

来自孝昌县书画协会的七位老师挥毫泼墨,笔锋游走间,写下一副副饱含深情祝福的春联。“弘扬祖德正乡风,缔造响堂美家园”“喜庆新春传佳话,文明乡风润万家”等春联,不仅对仗工整,更承载着张瓒后人对传承孝善祖德、奔赴美好未来的殷切期望。桌上、地上铺满的春联和“福”字,像是为村湾铺上了一层喜庆的“红地毯”,每一笔都书写着对新年的美好憧憬。

村民杨奶奶难掩兴奋之情,说道:“听说今天孝德堂有活动,我就赶紧过来了。书画家们现场写春联、画画,太有意义了。我等了好半天,终于拿到一幅画,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这场活动从上午9点持续至中午1点,老师们共创作并送出近100副(幅)春联、字画和“福”字作品,为新春佳节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韵味。

杨奶奶口中的孝德堂,承载着张家响堂全体村民的心血与梦想。2024年,全湾59户群众齐心协力,共筹资260万元建成这座多功能建筑。其中,新乡贤张焕红慷慨出资222.5万元,其余农户也踊跃筹资37.5万元。孝德堂集幸福食堂、村民议事厅、红白事喜宴客厅、文体活动中心等功能于一体,其名字不仅是为了纪念共同祖人张瓒,更是时刻提醒着后人传承孝仁祖德。

村湾屋场院子会商议集体事项

谈及孝德堂的建设过程,村民建设理事会的张享舟仍激动不已:“屋场院子会上我刚提这事,大家立马就在微信群里转账。短短三天,一户都没落下,捐款全部到位。”

村湾庆祝公共文化中心孝德堂落成宴会

自孝德堂建成后,村湾的凝聚力愈发强大。乡亲们自发地将开会、聚餐等活动都安排在此,这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洋溢着浓浓的乡情。

孝德堂举办弘扬孝廉文化书法交流创作活动“虽然在外打拼多年,但家乡始终是我心底最深的牵挂。能为家乡出份力,是我的责任,更是我的荣幸。我们是名仕故里,作为张瓒后人,传承和发扬祖上孝、仁、廉的品德,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张焕红感慨地说。多年来,张焕红始终心系家乡,累计投入1500多万元用于修路、栽树、改善环境、助学助教、扶危济困,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家乡的热爱。

张家响堂张瓒大道、张瓒门楼

在他的带动下,张家响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村湾不仅完成了人居环境的提档升级,打造出张瓒门楼、石碑、孝德堂古建、马头墙民居等张瓒文化景观群,还于2024年底启动了千亩智慧农业示范片建设产业规划。乡亲们纷纷响应,迅速完成土地流转协议的签订。“张总为湾里做的一切,大家都看在眼里。我们都是张瓒的后人,只要是对集体有益的事,肯定得齐心协力办好!”小组长张楚清表示。

在张瓒孝德文化的滋养下,张家响堂处处洋溢着团结和谐、友善互助的文明乡风。从村湾共建时的出钱出力,到邻里间的帮办代办;从学生积极参与议事,到村湾治理的共管共享,一幅“名仕故里、诗画家园”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村民在传承与发展中不断前行。

记者:王虹

通讯员:徐小洁  王升

一审:王倩

二审:陈园

三审:李文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