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孝昌县坚持在执法改革的赛道上先行先试、大胆实践,率先建立行政执法人员尽职免责制度和健全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三项机制”等一系列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孝昌县探索实施“首违不罚、公益减罚、轻微速罚”柔性执法新模式,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每一个执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首违不罚 传递执法“温度”
城管执法人员对轻微违法人员现场开具首违不罚告知书
“首违不罚”是对首次、危害结果轻微的违法行为建立容错机制,可通过当场告知,责令改正、批评教育、自愿签订承诺书等方式,引导当事人主动纠正违法行为,主动消除违法后果,提高守法自觉和执法认同。
烟草局执法人员开展烟草专卖检查
今年7月,孝昌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检查发现黄女士经营的超市存在相关问题。如果按相关法律法规,她要被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这对她经营的小超市而言,无疑是“天价罚款”。执法人员根据首违不罚相关规定对黄女士进行免予处罚决定。孝昌县市场监管局法治股负责人表示:“今年公布了9项清单,涉及价格、计量、产品标识等多种轻微违法行为。我们会根据违法的具体情节和造成的危害,合理实行首违不罚。”“请把车辆停入停车位。”“您的车辆影响通行,请立即开走。”在孝昌县城区,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劝导声。车主不在现场的,则会收到一条短信“:XXX车辆驾驶员,您的爱车于2024年X月X日在XXX路段未按规定停放……对您本次违法停车按照‘首次违法警告’处理,请将车辆立即驶离或按规定停车,再次违法停车将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交通局执法人员现场为超载车主普法
交警对无牌无照机动三轮车主进行批评教育
对首次违法停车行为不罚款、不扣分,而是采取现场提醒或者短信提示的形式给予警告提醒,这是孝昌交警进一步落实“放管服”改革,将宣传教育、提示引导、现场执法有机结合,推出为民办实事新举措的生动实践。
市场监管局执法人检查超市食品安全
实行首违不罚,从严惩式到容错式,变强制遵从为提醒教育,多了一点空间,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和谐,多了一份温情。截至目前,孝昌县轻微违法行为涉及26个领域,免罚事项268个,出具2500余份轻微违法行为告知承诺书,自愿承诺率达98.5%,整改率达98.2%。
公益减罚 把握处罚“尺度”
具备条件的违法行为人自愿申请,通过公益服务来折抵罚款,不仅减轻了当事人的负担,也使执法更具人文关怀。这种“执法+服务+公益”的模式是公益服务与行政执法的创新融合。
轻微违法当事人公益减罚劳动
今年7月,丁某为了方便经营,制作违规宣传广告张贴在门窗上进行宣传。经核查,城管执法人员确认丁某的行为系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根据《孝昌县城市管理执法公益减罚执法事项清单》,对当事人不予行政处罚,并签署了《轻微违法行为告知承诺书》。丁某穿上“红马甲”做城管志愿者,深切体会到了城市管理工作的不易。
罚教结合,宽严相济。截至目前,全县公益减罚违法行为事项34项,设立公益服务站18个,提供公益服务岗位42个,办理66起公益减罚案件,5800余人主动参加“学法抵罚”,再犯率降低80%,群众认可度达到90%以上。
轻微速罚 刷新办案“速度”
今年5月,杨某因轻微违法被处以300元罚款。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做好笔录、现场拍照说明,当场就将案件办理完成。
这是孝昌“轻微速罚”办案模式的一个缩影。借鉴“繁简分流、分类处理”理念,开展轻微违法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当事人自愿认错认罚、事实清楚的违法案件,通过简化取证方式等措施,缩短办案期限,做到证据标准不降、办案要求更高,刷新执法速度。
生态环境分局执法人员送法进企业
通过试点摸索,孝昌县基本构建了符合工作实际的轻微违法案件快速处理模式。
目前,已办理2250件,办案周期平均缩短95%,取得了“轻微违法案件处理效率较大提升,执法成本大幅下降,当事人满意度明显提高”三大效果。
温暖的人民情怀,坚定的为民初心,不变的法治信仰,这是孝昌县探索实施柔性执法的精神内核。优化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效能,让法律的阳光普照、让法治的温度传递,在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进程中,孝昌县步履铿锵!
来源:孝感日报 全媒体记者黄国振 通讯员王行勇
编辑:彭 扬
责编:高玉峰
终审:李健初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