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子女都有这样的苦恼
家中老人获取信息渠道少
鉴别真伪能力弱
加之与子女缺少沟通
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容易陷入不同类型的骗局

干细胞投资,是骗局!
近日,一位70多岁的老人在一名“亲戚”的陪同下来到邮储银行武汉市江汉区支行,要求办理11万元的跨行汇款业务。
这立刻引起银行柜员的警觉,通过网站查询,收款账户为重庆一家成立不到一年的生物技术公司。为了保险起见,银行柜员耐心询问老人的汇款用途。老人含糊其辞,一旁的陪同人员则显得十分焦躁,要求尽快办理业务。这让银行工作人员愈发觉得不对劲。最终,在营业主管的耐心询问下,老人终于说出汇款是用于购买干细胞,“除了保持健康,还能产生收益。”
“这么大金额的交易,您看过购买合同吗?您的子女知道吗?”得知老人的子女不知情而且没有任何合同依据,银行工作人员基本确定老人遭遇了诈骗,于是立刻拨打报警电话。终于,在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的协力劝阻下,老人放弃了转账。
假警察,真诈骗!
近年来,针对“空巢老人”的诈骗明显增多。骗子往往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有关部门,利用信息差骗取资金。
近日,客户彭阿姨来到邮储银行宜昌市杨岔路支行办理业务,要求将自己的全部定期存款取出存入某活期账户,其中包含部分未到期的定期存款,共计约13万元。当柜员询问其取款用途时,彭阿姨却不愿多讲。
这种反常行为让柜员警觉起来,开始耐心询问其原因。这时,彭阿姨神情激动,说这是公安局民警要求她这样做的。这更加让银行工作人员觉得其中有诈,于是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
等待期间,工作人员跟彭阿姨聊天时得知,几天前,一名自称是上海市公安局的民警给她打电话,说有人冒充其身份开立了银行账户并诈骗了几百万元,要排除她的嫌疑必须把钱存入活期账户,还让她保守秘密,连子女都不能说。“警察”每次跟她联系,都是趁彭阿姨子女不在家的“空档期”。
了解情况后,银行工作人员基本确定彭阿姨遭遇了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类诈骗。片区民警迅速赶到银行网点,直接跟假警察视频通话。骗子看到真警察来了,赶紧挂断通话。最终,在警察和银行工作人员的合力劝阻下,彭阿姨的养老钱保住了。
一些没有固定工作,希望居家做兼职副业的人群,一旦遇到电诈套路,容易掉进“刷单”陷阱。
8月12日,李女士一路小跑至邮储银行随县殷店镇支行,告知工作人员其配偶急需用钱,需立即转账2万元。银行工作人员注意到,李女士进行转账操作时,对收款人账号和姓名并不熟悉。在工作人员的反复询问下,李女士吞吞吐吐地告知,收款人是自己的朋友,对方在外地工作,急需用钱。
考虑到李女士前后表述不一,银行工作人员对她进行耐心劝解。李女士才说出自己并不认识收款人。对方在网上告知李女士,入团交费后可以带她挣钱。考虑到自己没有稳定工作,李女士想通过这种方式做兼职,赚些钱养家。
工作人员通过列举真实案例,向李女士讲解防诈知识,让她放弃了转账的想法。临走时,李女士对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十分感谢,说自己会不断提高防骗能力,不再轻信“足不出户,轻松赚钱”等兼职刷单信息。
除了防止被骗,群众还要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不要因贪图蝇头小利沦为电诈“工具人”。
7月30日,一名外省叶姓客户前来邮储银行襄阳市人民中路支行柜面办理现金取款4.8万元。柜员按业务流程询问客户资金用途时,客户称要给女朋友家送订亲彩礼,当天先取一部分。
操作过程中,柜员发现叶某账户近期存在多笔短期、大额进出交易记录,可能存在异常,于是拨打市反诈中心工作人员电话,要求核实该客户信息。经过查询,反诈中心民警发现,叶某存在帮助电诈团伙“跑分洗钱”的嫌疑,要求银行员工在网点尽量拖延时间稳住他。最终,在银行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公安机关抓获3名电诈嫌疑人,并成功打掉一个跑分洗钱犯罪团伙,追缴涉案资金11万余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定,组织、策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帮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 老年人应加强自我防范意识,遇到拿不准的情况,多跟亲人、子女沟通商量。子女平时也要关心老人,多陪伴年老的父母,用亲情陪伴帮老人筑起坚强的 “防骗墙”。
来源:极目新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