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走深走实,在七一来临之际,湖北工程学院文学院师生党员与革命老区孝昌县小悟乡险峰中学、小学教师党员,以“走读”的方式,把思政课堂延伸到红色教育基地,在行走中上起了思政课。
在孝昌县抗大十分校革命旧址,全体党员师生重温入党誓词。跟随着讲解老师的步伐,聆听了革命事迹。
一幅幅诉说往昔的革命图片,一件件弥足珍贵的革命遗物,一段段直抵心灵的奋斗征程,将历史长卷缓缓展开,师生们边走边观、边观边听、边听边学、边学边悟的沉浸式理论学习体验,从红色资源中汲取精神滋养和前进力量。
“课堂上,书本是我们的世界;走出去,世界是我们的书本。这些红色资源,都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活教材”,能够让我们在行走中学习和领悟红色革命精神,在实践中接受文化沁润和“红色”洗礼,厚植文化底蕴,涵养家国情怀。”湖北工程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周璇说。
孝昌县小悟乡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共走出了五位开国将军,有抗大十分校、刘震将军故居、新四军五师被服厂、弹药厂等17处革命遗址遗迹。项庙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入选全国第三批红色美丽村庄。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把思政小课堂跟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无字之书”感触到“有字之书”的力量与味道,才能把思政课讲得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让广大学生愿意听、主动学。”孝昌县小悟乡险峰中学副校长张志勇说。
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既有热烈感受也有冷静思考。参观结束后,学校思政教师代表通过现场教学切入主题,分享了孝昌县革命老区、山区教师们在艰苦条件下坚守教育岗位、培养山区孩子们的感人故事,并围绕当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文学院师生进行深层面的交流。
“开展创新形式的思政课,让大中小师生间产生心灵的碰撞,也是一次资源的共享与智慧的交融。它不仅提升了思政课的深度与广度,也为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一体化建设描绘了新的蓝图。今后,我们也将继续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强化学思用结合,真正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成果写在中国大地。”湖北工程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王银芹说。
记者:王虹 康洪洲
编辑:李梦婷
责编:陈腊梅
终审:李健初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