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换振兴,驻村更驻心。驻村期间,市科技局驻卫店镇彭店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李丰脚沾泥土摸实情,提升产业谋发展,办好实事解难题,让红色旅游火起来、绿色产业活起来、人民群众富起来,蹚出一条乡村振兴特色路。
村庄道路平坦干净,房前屋后整洁有序,田间地头一片忙碌……行走在卫店镇彭店村,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展现在眼前。是什么让这个传统农耕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提起村里近几年的喜人变化,村民们都感叹离不开驻村工作队的努力。
“我们村是全镇第一个进行道路刷黑的,大家出行都方便了很多。村里还打造了凉亭、修建了公共厕所、栽种了许多花草树木,环境卫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群众的满意度基本上是百分之百。”卫店镇彭店村村民卫汉桥说。
“重点解决刘家营和彭家湾的基础设施建设,此外还有各湾的道路、水塘和垃圾整治,目前整个环境焕然一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形成了路成网、田成方,灌溉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市科技局驻卫店镇彭店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李丰说。
没有人气,谈何发展?近年来,彭店村深入挖掘刘家营——孝昌县境内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的支部诞生地和革命烈士卫祖圣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基因”,扎实推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打响红色旅游品牌,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打卡”,接受红色洗礼。
“今天和朋友们一起参观了卫祖圣陈列馆,了解到革命先辈们曾经生活、工作的地方,感觉很有意义。村里的红色文化特别浓厚,环境也好,走一走、逛一逛,心情很好。”游客饶蓉蓉说。
“准备积极开拓红色旅游市场,目前武汉和孝感有23个支部和我们村党支部建立了联系,联合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环境好了,游客也多了起来,红色资源的开发会越来越多,让刘家营红色旅游火起来。”市科技局驻卫店镇彭店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李丰说。
产业怎么壮大?插上科技的翅膀,农业才能提质增效,农民才能致富增收。驻村工作队发挥自身科技职能优势,联合中南民族大学、市农科院开发形成了一整套的富硒稻的标准化生产体系,提高农产品含金量。
“工作队驻村以来,向我们推广富硒大米,农民得到了实惠。富硒稻含有微量元素,健康营养价值比较高,比一般的大米在市场上要吃香一些,也不愁销路。”卫店镇彭店村村民彭文学说。
“产业发展方面,主打的口号是让绿色产业活起来。目前,全村2000多亩水稻都种上了富硒稻,每亩大概增收400多元。”市科技局驻卫店镇彭店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李丰说。
为了让乡土特色品牌走得更远,驻村工作队在服务、营销模式等方面不断创新,让农业品牌适应市场动态变化、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真正让村民增收致富。
“注册了卫常鲜商标,作为我们全村和全镇的公共品牌。开发系列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引进恒茂科技有限公司,让我们的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进行销售,让人民群众富起来。”市科技局驻卫店镇彭店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李丰说。
记者:黄一阳 张思琪 丁天乐
编辑:王倩
责编:陈园
终审:李文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