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王店:电商赋能 推动村集体经济驶入“快车道”

今年以来,王店镇瞄准市场发展方向,积极探索村集体公司+电商企业共同发展产业的新形式,整合推介本地特色农产品,以产业引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

卷起粽叶、放入糯米、熟练折叠出粽子的模样……临近端午节,在磨山村的电商大楼,工作人员张小欢正在包粽子,主播则对着镜头热情地介绍着产品,透过手机“小屏幕”,帮助粽子打开“大市场”。

“我们正在包粽子,每天可以包800个左右,这些订单都是客户在网上下单的,这几天抓紧时间对粽子进行打包整理,确保客户能够吃上新鲜美味的粽子。”磨山印记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张小欢说。

据悉,磨山村争取项目资金建设电商大楼,打造“磨山印记”区域公用品牌,发展电商产业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下依托“电商大楼”“故乡情”农庄和石艺民宿等“食宿购”服务,以亲身体验高品质农副产品的方式,吸引各地游客采购农副产品。

“目前在售的有豆丝、农户散养的土鸡蛋、土鸭蛋、鹅蛋以及菜籽油、香油,还有我们高岗的农产品,如阴米之类的相关食品。我们销售的农产品,都是从农户手里收购过来的,带动了周边30余户农户增收。”磨山印记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柳叶说。

借助电商大楼的“翅膀”,磨山村的农副产品乘“云”飞出村,不仅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也拓宽了村民的致富路。

“我自己能够享受到绿色农产品带来的好处,同时我们也想通过直播,带动本地农副产品走出去,让更多人受益。”磨山印记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张小欢说。

“我们发动留守老人养鸡、养鸭、养鹅,然后由我们负责在线上、线下两个平台销售他们的产品,年底还会销售村民的豆丝、腊鱼和腊肉等年货。”磨山印记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柳叶说。

如今,磨山村的电商大楼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设备齐全,每年除固定租金外,磨山印记公司还根据经营情况按比例对村集体经济进行分红,接下来,磨山村还将不断探索农村电商发展新途径,让农村经济“活起来”,促进产业升级和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高于市场价格的定价收购高品质农副产品,引导群众积极发展生产,带动附近农户劳务用工就业。电商产业的发展拓宽了磨山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渠道,延长了农旅融合发展产业链,打造了乡村振兴新路径、新样板。”王店镇综合执法中心专职副主任、驻磨山村干部肖志鸿说。

“我们线上将利用抖音号、视频号,线下将依托磨山的旅游资源,对所有的游客进行土特产的推广,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让我们磨山的名号打得更响,走得更远。”磨山印记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柳叶说。

记者:张思琪  王美琪

编辑:王倩

责编:李文莉

终审:李健初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