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头版头条聚焦孝感:共解房前屋后事 共化急难愁盼忧

今天(6月2日)

《湖北日报》头版头条聚焦孝感

刊发文章

《共解房前屋后事 共化急难愁盼忧

——孝感聚力共同缔造办好民生实事

全文如下,一起来看

图片
图片

2024年6月2日《湖北日报》头版


初夏,安陆市城南幼儿园项目部施工现场热火朝天。


这座设有12个班的幼儿园,将于今年9月开园。


幼儿园原址本在3公里外,社区群众的一封联名建议信促成政府部门调整规划,280名儿童即将在家门口入学。


热心的群众、及时采纳建议的政府部门、迁址的幼儿园,温暖居民心。


幼儿园迁址是孝感办好民生实事的一个缩影。


共解房前屋后事,共化急难愁盼忧。孝感聚力共同缔造,共同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察民情,把“话筒”交给老百姓——菜场更新百姓说了算


“叮咚!您有新的外卖订单。”


孝南区广场街建设路菜市场,“菜老包”门店老板李云威忙着挑菜打包,外卖小哥等着取单。


16平方米的门店里,生鲜时蔬、调味酱料琳琅满目。门店上方悬挂着电子屏,显示摊位号、商户名、付款二维码,并标注今日指导价:小白菜2元/公斤、茄子7元/公斤……


半年前,在这个菜市场,李云威还只有一个小摊位。


“线上线下,零售批发,场地根本不够用。”李云威说,他在这里做了十年生意,不想挪地,但没门面可租。


李云威的苦恼,摊主李雪深有同感:“摊位空间狭小,又挤又密。”


居民李云程住在菜市场附近:“原来家门口天天堵车,小摊贩把菜市场团团包围,人车混行。”


菜市场提档升级呼声高涨。

图片

改造后的建设路菜市场


2023年起,城区菜市场改造提质项目启动。


孝感市财政拿出3000万元对达标菜市场予以奖补,撬动新合作集团等经营主体投资1亿多元改造城区菜市场。


小小菜市场,一头连着大小商户的“饭碗”,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菜篮子”,是小切口下的“大民生”。


“摊位”如何改?商户、居民说了算!改造专班多次前往菜市场征求意见。


经营面积不够?拆分原有超市,新设店铺。


采光差如何解决?安装照明灯,每个摊位都有。


农户摆摊占道经营怎么办?临街区域设置自产自销区。


摊主自由喊价,如何监管?公示指导价,扫码点评或投诉。


2023年12月,焕然一新的菜市场开业,有颜有“智”,前来“打卡”买菜的居民络绎不绝。


“凉快又干净,我一天逛3次。”72岁的居民陈宽敏对改造后的菜市场赞不绝口。


“商户进得来、租金不提高、菜价不上涨,让投资者有合理收益、老百姓真正得实惠。”菜市场运营负责人、孝感享嘉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满华对“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投入机制十分认可。

图片
图片
图片

改造后的一宫菜市场 


2023年,孝感市主城区新建改造菜市场27个;今年,将新建升级改造城乡贸易市场30个,新建或改造摊位2400个。


以“民声”定“民生”,把“话筒”交给老百姓。


2023年,孝感党员干部下基层调研,“原汁原味”发现问题1.9万个。


对这1.9万个问题,孝感市分析研判、分类推进,能马上解决的立行立办,一时难以解决的纳入“三张清单”动态管理,推动为民办实事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转变。

图片


汇民智,下沉一线问计寻方——

口袋公园呈现“方寸之美”

图片

孝南区沙沟社区口袋公园


推窗可见绿,抬脚即进园。


这是家住孝南区广场街道城东社区的徐松老人的真实生活。


徐松所在小区门口有7亩地,位于老城区正中心,原先一直堆放垃圾废品。


“推窗闻臭,走路得绕行。”徐松说,在社区积极争取和多方协调下,这7亩地被纳入孝感市口袋公园“园位”建设计划。


老楼林立的市中心能“插”入一个公园,实属不易。


孝感市城管委聘请专业设计团队,按照广泛覆盖人群原则,安排了“豪华套餐”:儿童游乐区、老人休闲区、花卉草坪区、健身区、休闲亭等一应俱全,力求地块效应最大化。


没想到,这张“诚意满满”的设计图,遭到居民反对。


“小区居民60%以上是老人,我们怕吵,能否不要儿童游乐区?”


“休闲亭太小了,坐不了几个人。”


“不要这么大的健身区,老人运动量小。”


采纳群众意见,建设工作专班立即对公园进行适老化设计:取消儿童游乐区,扩大花卉草坪面积,设计休闲长廊等。



几经修改,设计方案得到居民代表认可后,才进入施工环节。


精绣“金角银边”,呈现“方寸之美”。


2023年底,徐松所在小区的口袋公园开放,成为周边2万多居民的休闲好去处。

图片

董湖公园。(图源:孝感日报)


第一个口袋公园成功推进,让街道信心倍增。能否乘势而上,再“挤”出几个公园?


地从哪里来?资金不够怎么凑?谁来管护?问题摆上桌面。


沉到一线去,求解好办法。


一次次小组会上,城东社区居委会主任胡余毅和居民深入探讨,抛出问题,商量答案。


随后,共同缔造建花园模式,在社区展开。


胡余毅掰起指头举例:两个公园的地块都是居民自家宅基地,一个是一家捐的,一个是三家联合捐的;健身器材由孝感市体育局捐建;带座椅的花盆由居民捐赠;公园文化墙由村民自行设计。


“魏平货1000元,姚红旗500元,祝捷300元……”建设公园的爱心捐款,一一记录在口袋公园墙面上。


一个“共”字,把“园位”建到了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把有限的资金花在了刀刃上,更激发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地面垃圾主动捡,健身器材坏了抢着修,墙面掉皮一起补。


“责任在我,奉献有我,担当在我,主人是我。”这句标语印在口袋公园墙上,也印在居民心里。


从政府部门“包打天下”,到主意大家拿、办法大家想、事情大家做,参与的主体更多了、共识度更高了、力量更强了。


目前,孝感市共建设口袋公园70多处。


图片

云梦县吴禄贞体育公园。(图源:云梦印象)

图片


聚民力,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加装电梯“一键直达”幸福生活


“有了电梯,老伴可以坐轮椅下楼逛公园了!”


80多岁的朱洪礼婆婆家住孝感高新区金凤苑小区,老伴身体失能无法行走,多年未下楼。


老旧居民楼没有电梯,让众多老人“望楼兴叹”。


加装电梯迫在眉睫,却又困难重重:居民思想难统一、建设资金难筹措、项目手续难办理、后续运维难持续。

图片


“群众急盼事,再难也要办!”


2019年,孝感推动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政府支持,社区组织,群众主体,共同缔造幸福“梯位”。


政府打出“组合拳”:设立专门审批窗口,实行“一窗受理、三天办结”;坚持“事后申请”原则,按照“每部10万元”标准,兑现首批奖补资金;支持本人及配偶、父母和子女,提取公积金加装电梯。


钱的来源有着落了,但居民思想难统一。


孝南区广场街大院小区建于1952年,多是5至7层的楼梯房,20%的居民为60岁以上老人,成为孝感加装电梯的先行先试地。


6栋1单元老人多,社区组织“星空夜话”,共商方案:一楼不出钱,二至七楼费用逐层增加,平摊电费和维护费用。


方案总体合情合理,但一楼住户文婆婆不同意:“加装电梯挡了我家采光,影响我做缝纫。”


社区干部、楼上居民多次上门沟通无果。有人提议,暂时放下,以后再说。


“放下一个,可能影响一批。”居委会委员、业主委员会副主任陈彩英担心。


陈彩英平日对文婆婆照顾有加,文婆婆一直把她当闺女,可提起加装电梯的事,文婆婆态度大变:“你不是我姑娘啦,别到我家来。”


门都进不了,怎么劝?


陈彩英没放弃,文婆婆出门活动,她就去陪老人唠嗑;老人膝盖痛,她买来护膝;老人喜欢做缝纫,她淘来好看的线。


文婆婆被她感动了,说出隐情:“早年跟五楼住户有过节,反对加装电梯,就是不想‘好事’了对方。”


以心换心,五楼住户登门拜访,双方冰释前嫌。


2021年9月电梯开建,距离动议已过去一年半。


“好事要办好,还得聚民力。”大院社区党委书记杨耀华感叹。


把群众发动起来、让群众参与进来,工作就能顺利推进。


目前,孝感各小区已加装电梯329部,今年还将安装190部。

图片

暖民心,让利于民“开心消费”——车位共享让百姓快乐出游


停车难,一度是孝昌县小河镇最头疼的事。


小河镇是千年古镇,每到节假日游人如织。因车位不足,车辆随处乱停,路上常堵得一塌糊涂。


“建议多建停车场,拓宽道路,加强沿街秩序管理。”在小河镇“擦亮小城镇”的“板凳会”上,商户、居民纷纷提议。


顺应民意,该镇计划拆掉镇政府围墙,建设开放式停车场。

图片

图片


有人担心:围墙拆了,安全如何保障?


“直面群众、方便群众,本就是我们该做的事。”镇党委会形成共识。


推倒院墙,镇政府新增停车位50多个。


政府带头,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如今,小河镇已新建停车位360个。


停车方便了,来集镇的游客也更多了。“今年‘五一’假期,游客爆满,20多家餐馆一桌难求。”小河镇镇长马刚介绍。

图片


破解停车难,除新建停车场,孝感还探索“共享模式”。


去年11月起,该市分两批对外开放23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停车场,双休日及法定节假日白天,可免费为市民提供停车位2502个。


“环境变美,停车无忧,来孝感旅游消费的人更多了。”孝感市城管委负责人介绍。


改善民生之举,不仅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也对提振消费起到了积极作用。


数据显示:去年,孝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居全省第二位;今年1至4月,孝感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5.27亿元,同比增长6.8%,增幅居全省第二位。


来源:湖北日报  微孝天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