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亦难

年来了,年又走了。

一眨眼,年就过完了,明明感觉昨晚还在看春晚,吐槽春晚节目没有一个好笑的小品,可今天村里就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了。

这几天,我被抖音里的一个文案给整破防了:“小黄,我走了,在家听爷爷的话,少吃点屎,我也要去城里给别人当狗了。还有我真的没有砸你的碗,但等我赚到了钱 ,一定会给你买一个洋气的碗。”文案很简单,但却透露着幽默和打工人的无奈辛酸。也许我是打工人,家里也养着狗,对狗有种特殊的感情,才会破防的吧!

龙年的新年很特别,年前一场冻雨和大雪,把回家的人堵在路上一两天的时间。年后没几天,又是冻雨、大雪、堵车,年前回家难,年后返程更难。李商隐在千年前就说过:“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这“花”,兴许就是指今年的“雪花”吧?堵车时间一除,在家时间还有几天呀?老人孩子盼了360天,换来5天的天伦之乐梦,而今梦要醒了,可他们所有人都想装睡,不愿醒来,不愿再重复别离的漫长等待。

前年正月十八,我开车送儿子和弟弟去天河机场时,有说有笑。返程时,却只有我孤零零一个人,不争气的泪水洒了一路。

我很庆幸,留在家乡孝昌工作,却也能设身处地想着弟弟弟妹年后要去云南工作离别时的情景,似乎能想到我母亲和小侄女不舍的眼神。我甚至杞人忧天地想到,小侄女在30年后,她的孩子会不会也成为留守儿童。

辛辛苦苦一大年,只为春节这短短几天的相聚,我们挥手说着再见,而下一次相见,却要经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360天的煎熬等待,再一次说新年快乐时,除了喜悦,又有多少心酸在心头。

在今年的高速路上,一个开着五菱宏光的泡面哥,为防返程堵车,塞满一车泡面,吃着泡面返程,只为到了广东,继续打工吃泡面。回到出租屋,家里带来的年货还是熟悉的味道,却只剩下一个人了。

是谁发明的“春运”?数十年来,让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延续着背井离乡的生活。

世上本无春运,背井离乡的人多了,也便有了春运。

春运不止是回家的幸福,也是一次艰难的迁徙。动物迁徙是为了生存和繁衍,而打工人的迁徙是为了养家糊口。春运对于游子来说,是一次艰难的奔波跋涉,是一场充满艰辛的旅程。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故乡容不下肉身,他乡安置不下灵魂。一个叫家的地方却养不起家,能养得起家的地方却没有家。从此便有了漂泊,有了远方,有了思念,有了期盼,也有了乡愁。我们从而真正理解了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春节回来,带回了一年的收获,让父母孩子生活安康富足,便又匆匆离去。重新回到那个不属于自己的城市,继续为了一家人的美好生活打拼。忍受着被欺负,被侮辱,打掉牙往肚子里吞的痛苦;在领导面前装孙子的唯唯诺诺;以及每天超九九六的超负荷工作,只为那碎银几两,来宽慰远方的孩子和爹娘。

我们身边有很多人,贷款首付开个新车回家,打肿脸装胖子,只为过年时在亲戚朋友面前赚个“面子”。给父母孩子生活读书费用后,差不多花费完一年的积蓄,便又匆匆离开,重新回到那个不属于自己的城市吃泡面,继续节衣缩食还房贷、车贷,留给父母孩子的,是无尽的牵挂与思念。年复一年,周而复始,融不进去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

远离故土的游子在遥远的异乡,乡愁成了每年春节回家的那张窄窄车票。一路风雪,跋山涉水,千里迢迢,风餐露宿,只为回到陌生而又熟悉的家乡,见到增添了皱纹和白发的爹娘。

回来后却发现,故乡犹在,但父母老了,孩子长高了,却是物是人非。小聚数日,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孩子在一旁嬉笑打闹,父母在身边嘘寒问暖,这是在异乡所感受不到的满足感,才觉得在外面受再多的苦、再多的累也值了。

我们把年少无知留在了故乡,谦卑宽容送给了他乡,然而他乡却从未善待我们每一个漂泊的游子,只有故乡未曾远离我们,在春节,在大团圆的节日里,年复一年的等待我们踏上归途。

在无人问津的地方拿着尊严换钱,又在人声鼎沸的地方拿钱换尊严。也许,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80后和90后的人生。

这一生我们都在路上:我们走过最远的路,大概就是回家的路;我们走得最难的路,也许就是离家的路!

但愿所有为生活打拼的人,在明天的工作、归途中:一路春暖花开,一路前程似锦。

作者:叶远征

摄影:若茶   陈耀春   余良山

编辑:彭扬

责编:王虹

终审:李健初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