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国家急救日——关爱生命,“救”在身边

每年的1月20日为国家急救日,旨在推动各界关注急救,提高急救意识,增强公众自救互救能力。日常生活中,意外无处不在,在平时学习一些急救常识,遇到意外时,在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应急救护措施,就能够有效挽救生命,为医护人员争取救援时间。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些急救知识:

一、如何拨打120?

日常生活中遇突发情况拨打120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1.首先尽可能把事发现场描述清楚,尤其是患者有无呼吸、有无意识等情况。

2.尽量说清楚详细的地址,如小区门口的标志性建筑等,方便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时很快找到事发地点。

3.保证拨打120的电话通畅,不能占线,不能处于关机状态,最好是可以安排人到小区门口接应120救护车,进一步节省急救时间。

二、异物卡喉急救措施

1.立即拨打120呼救。

2.不要给正在咳嗽的患者喂水或其他食物。

3.在等待救护车的同时,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学会“海姆立克急救法”:

施救者站到患者背后,两手臂环绕并抱住患者的腰部;

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患者胸廓以下和脐以上之间的腹部;另一手抓拳,快速向上反复冲击压迫腹部,直到异物排出。

注意:要用拳眼进行冲击;要在患者的胸廓以下和脐以上之间的腹部来冲击;要向上冲击。

4.如果自己不小心被食物噎住了,而周围又没有其他人,怎么办?

我们可以弯下腰,靠在固定的水平物体上,用它的边缘来压迫我们自己的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直到异物排出。椅子的靠背、桌子的边缘、栏杆扶手、窗台的边缘都能成为自救工具。如果实在找不到这样的物品,自己用拳头来冲击腹部施救,也有较好的救治效果。

5.如果患者肥胖或者怀孕,实施胸部冲击法取代腹部冲击法:此时施救者手的位置放在前胸中央实施胸部冲击。

6.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因孩子站不稳,又特别矮小,使用拍背和胸部冲击的方式缓解窒息:

施救者最好处于坐位或者蹲位,让孩子俯卧在施救者手臂上,头低于身体,一只手固定婴儿下颌部,注意避免压迫婴儿喉部的软组织;另一只手拍打孩子两个肩胛骨连线的中点处,用力进行5次背部拍击,以尝试将异物冲出;进行5次背部拍击后,施救者小心托住婴儿的头部和颈部,同时将婴儿翻转过来,保持婴儿的头部低于其躯干,在胸部中央的胸骨下半部分进行5次快速往下的胸部冲击;重复进行最多5次背部拍击接5次胸部冲击这组动作,直到将异物排出。

注意:一定要控制好孩子,别让孩子掉下去受伤。

三、心肺复苏术

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急救技术,目的是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心搏骤停之后,4—6分钟就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害,10分钟后脑死亡几率高达100%!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约55万人,成功救治率却不足1%。一般急救医生是很难在四分钟内赶到现场,因此在“黄金四分钟”内对心搏骤停患者进行最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就能在危急关头挽回他人一命。

徒手心肺复苏术,它不是医护人员的专利,它是广大群众应该熟悉和掌握的一种急救术。

来源: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