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大堰村:种粮大户的农闲时光

冬阳高照,天空湛蓝。

记者行走孝昌县卫店镇大堰村,路遇赶集的邹双桥、任海英夫妇,他们正用农用车将新加工的糍粑送到集市交货。

“每天卖一两百斤,价格为10元2.5斤。”这对夫妇告诉记者,他们加工的糍粑,通过电商,卖到了天南海北。

孝感市人民检察院驻大堰村工作队负责人现场介绍,邹双桥、任海英夫妇是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他们利用农闲时间,加工糍粑在网上卖,拓宽增收渠道。

邹双桥、任海英夫妇早年在外发展,六七年前从太原回到家乡,购置农机设备,规模种植水稻、麦子和红高粱,所打的粮食卖一部分,留一部分煮大麦酒、小麦酒、高粱酒卖,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天道酬勤。冬闲时节,这对闲不住的夫妇,加工起了糍粑。他们给记者算了笔账,“稻谷打成米一斤可卖3块多钱,但30斤米可以打40斤糍粑,附加值高。”

谈起近年来种粮的体会,这对夫妇的一大感受是,所种农田经过高标准改造,田成方、地成块、路相连、渠相通,不仅有助于稳产增产,而且小田变大田,更适合机械耕种收,从而降本增效。

“高标准农田建设让我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对夫妇满面笑容地说。


来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寿江 通讯员 闻睿 彭春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