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教育局:推进教联体建设 提升教育服务能力

近年来,县教育局以促进均衡发展为目标,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要求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教联体建设,实现优质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为孝昌营造良好的教育营商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日前,记者在花园镇第二小学101班的课堂上看到,学生们跟随老师的节奏,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细问之下得知,这位正在给孩子们上课的是来自花园镇农庄小学的语文教研主任李玲,现任第二小学教务主任。

身份的转变源于2022年2月,花园镇第二小学被纳入孝昌县花园镇农庄小学教联体,像李玲这样的骨干教师陆续被派到花园镇第二小学跨校区教学,成为打破两校壁垒的中坚力量。

“到二小校区后,我在努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之余,以多年农庄校区教学经验,结合二小校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一些工作,落实好集体备课、先行课活动,提高老师们的业务能力;积极组织老师参加线上线下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花园镇农庄小学教联体二小校区教务主任李玲说。

随着教联体办学的不断推进,花园镇第二小学的校园环境也得到改善,操场草坪、塑胶跑道和新建的综合楼建设都已投入使用,新食堂正筹备建设。此外,依托教联体,建立起校际之间德育、美育互联互助机制,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双赢局面。

“我印象最深的是和农庄校区的同学一起过六一儿童节,我们把舞蹈带进了农庄校区,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还交到了很多新朋友,我非常高兴。”花园镇农庄小学教联体二小校区601班学生张玉汐说。

补短板,强弱项。在农庄小学教联体全面帮扶下,位于老城区、规模小、人数少、供给能力不充足的第二小学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快速提升,带动学生回流,人数从300余人增加到500余人。

“我们社区内的学生,可以在家门口的学校接受到优质教育,可以在更熟悉的环境中学习,减少了因求学而带来的生活变动,这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投入学习,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花园镇花园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喻耀亮说。

“我在上班,就很头疼孩子中午吃饭的问题,二小很符合我的预期,中午孩子有吃饭的地方,而且伙食也很不错。其他学校很多优秀老师也会过来交流学习,师资力量值得家长认可。我觉得把孩子送到这里学习,很放心,孩子也喜欢这里的学习环境。”学生家长姚玲玲说。

“两年来,教联体的成立发展,让生源不断回流,让我们学校充满欢歌笑语,让我们前进步伐更加笃定,也给我们老师提供了发展的平台,让我们在专业素养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花园镇农庄小学教联体二小校区教师马建恒说。

农庄小学教联体秉承着“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教育资源共享,走融合发展的道路。2023年,孝昌县花园镇农庄小学教联体被列为省级试点教联体。同年8月,全市教联体推进现场会在农庄小学教联体二小校区召开,其做法得到了充分肯定。

“我们推进三融合活动,一是管理共融。为达成目标,我们在教联体内部建立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教联体工作的总体安排布署,并派出管理团队和优秀教师到二小校区,为推动优质教育均衡奠定基础。二是教学共研。随着教联体办学不断深入,两区的集体备课和先行课活动、1+N活动、青蓝工程等融为一体共同开展。这些举措,依托教联体各校区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在整体上提高教联体的教育教学质量。三是学生共育。我们从加强文化建设、开展多彩活动两个方面不同层面进行深入推进。”花园镇农庄小学教联体二小校区执行校长汪晴雪说。

孝昌实施“1+N”模式,深入推进优质中小学与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新建学校联合办学,使农村孩子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

“截至目前,全县教联体总数达到15个,成员学校42个,义务教育学校覆盖面达63.8%,其中省级试点2个,市级试点4个,有效打破学校壁垒,优化师资配置,有利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教育局二级主任科员李德华说。

记者:张园园

编辑:于德鑫  彭扬

责编:汪海莲

终审:高玉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