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非遗手工之美 延民族文化之根”少儿手工制作系列活动在孝昌文化中心成功举办!

123日,由孝昌县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图书馆、文化馆联合承办的“扬非遗手工之美 延民族文化之根”少儿手工制作系列活动在孝昌文化中心二楼学术报告厅成功开展。此次活动旨在培养少年儿童们对非遗的兴趣,让他们了解到非遗的魅力,从而更好的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动当天二楼大厅人来人往

活动邀请了6位专家艺人到场,分别是:胡作林老师(泥人胡),“泥人胡雕塑艺术工作室”创办人;高志和老师,湖北省民间工艺面塑技能传承人,武汉市面塑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武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沈松柏老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工艺美术家”,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湖北省楚天技能名师,湖北省“荆楚工匠”等;黄咏涛老师,孝昌县根艺木雕艺人;严咏梅老师,孝昌县雕花剪纸艺人;宋利华老师,孝昌县粘土手艺人,擅做手作多肉。

大小朋友早早来到活动现场

活动吸引了众多小朋友的积极参与,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上午十点钟,来自武汉的高志和老师开始授课,他展示了一些小朋友们比较感兴趣的面塑动物、花草形象,介绍了面塑的一些基本制作方法、制作工具和制作材料,并现场教授小朋友们制作可爱的兔子面塑。小朋友们兴致盎然,纷纷动手,在家长的帮助下,做出了各式各样、憨态可掬的兔子。

高志和老师授课中

高志和老师和他的面塑作品

课堂互动

高志和老师讲授如何制作兔子面塑

高志和老师讲授如何制作兔子面塑

高志和老师和小朋友合影

下午一点半,来自武汉的沈松柏老师准时开始授课,沈老师擅长制作立体剪纸,他为大家展示了活灵活现的螳螂,还现场剪了一只可以立足在胶棒上的小螳螂,引得小朋友们纷纷探头,啧啧称奇,授课现场的氛围不断推向高潮。

沈松柏老师授课中

沈松柏老师展示剪纸螳螂

小朋友们认真听课

沈松柏老师讲课中

沈松柏老师展示活灵活现的剪纸小螳螂立在胶棒上

最后一位授课的是来自武汉的胡作林老师,胡作林老师带来了很多几可逼真的人物泥塑,并现场教授大家制作糖葫芦泥人,还为做得最好的小朋友颁发了最佳临摹作品奖。三堂课各有千秋、妙趣横生、寓教于乐。

胡作林老师授课中

胡作林老师讲授如何制作泥塑

小朋友们认真制作泥塑

活动现场,还有来自孝昌的三位老师设摊位进行作品展示及制作,积极与小朋友们互动,小朋友们面对栩栩如生的木雕、手作多肉、雕花剪纸不断惊叹,沉浸在非遗的魅力中无法自拔。

粘土手艺人宋利华老师展示手作多肉

黄咏涛老师演示根艺木雕

严咏梅老师展示雕花剪纸技艺

小朋友们纷纷被吸引

此次活动给小朋友们提供了一场饕餮文化大餐,也为亲子良性互动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平台。相信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他们对于非遗的认识、非遗的喜爱都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幼小枝丫,终能长成参天大树,让我们一起来期待未来的接班人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吧!

END


图文来源:孝昌县文化馆

编辑:彭扬

责编:汪海莲

终审:高玉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