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桃珍:返乡创业有干劲 种下“金”菊喜丰收

她勇于担当,返乡创业说干就干,扎根农村创造价值;她致富不忘乡邻,传授种植技术与经验,带领乡亲共奔富裕路。她就是孝昌县云鸿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陈桃珍,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创业故事。

今年44岁的陈桃珍早年间一直在武汉做生意,前期一直从事中药材、水产和家禽等收购业务,怀抱着对家乡的热爱选择回到家乡,通过不断摸索和长期市场调查,2023年陈桃珍流转200多亩荒山荒岗和田块,成立孝昌县云鸿种植家庭农场,开启了野菊花种植之路。

“我回来大概十几年,发现很多地方已经被荒废了,每年我看到都觉得很可惜,但是当时没想到种植中药草,过几年之后我进入中药草收购当中,我就想这个山能不能利用起来,反反复复的想了这么多年。”孝昌县云鸿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陈桃珍说。

“以前是一块荒山,现在长的菊花一片片的很好看,每天有很多人在这做事。”季店乡新红村村民罗幺姑说。

经过这几年的摸索,从种植菊花苗、田间管理、采摘晾晒烘烤,每一个环节陈桃珍都熟练掌握,靠着肯吃苦、能钻研、有干劲走出了一条看得见花海、用得了荒地、富得了口袋的致富路。

“我在家里反复试验,反复研究,把种子和苗弄出来,栽种技术在同行那里学习,在大悟、武菊堂学习,自己边种植边学习,发现了些问题慢慢解决。”陈桃珍说。

走进野菊花种植基地,金黄色的野菊花层层叠叠、竞相怒放,漫山遍野的野菊花随风摇曳,呈现出一片丰收的景象。陈桃珍说,尽管今年是第一年试种,目前的效益还是比较可观,现在进入采摘期,每天都有三四十人在基地做事,也带动了附近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我们是附近村的,碰到老板在这里开荒,现在采菊花,一天有一百多块钱,我们能贴补家用。”季店乡丰联村村民方凤英说。

“(采摘期)大概有半个月时间,每天最少是三十几人,多的时候有六七十人来采摘,可以采摘半个月时间,在这里打零工的话可以赚一些钱贴补家用。”陈桃珍说。

一人富了不算富。陈桃珍的野菊花种植基地也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学习技术,安陆市赵棚镇的居民刘志安就是其中的一位。

“我每天在这里做事,学习野菊花的种植技术,在她的带动下,明年也想自己种植野菊花,可以增收致富。”刘志安说。

“后期我想带动我整个季店、孝昌的更多的人,不仅仅说在我这里大面积采花,还想发展让他们能栽种,得到更大的收益。”陈桃珍说。

除了种植菊花,家庭农村还加工干菊花,逐步形成育苗、种植、烘干、销售等环节“一条龙”生产线。

“主要就是鄂州、随州,还有河南信阳、安陆,销售情况还可以,后期不仅仅是一个地方,我想发展到全国各地。”陈桃珍说。

花儿香,人儿忙,菊花地里“黄金”长。对于未来,陈桃珍信心十足,她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扩建厂房,吸引更多的人一起种植野菊花,带领大家一起增收致富,促进乡村振兴。

“目前效益可以,每亩可以达到一千到一千五百斤,下一步我想把更多的荒山荒地利用起来,扩大一些规模,也会教一些技术,把这几年摸索的经验教给他们,带动大家一起致富。”陈桃珍说。

记者:张思琪  航拍:丁天乐

编辑:刘  爽

责编:王  虹

终审:李健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