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创新养老服务体系 让“养老”变“享老”

孝昌县把加快养老服务工作作为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不断探索创新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实现“养老”向“享老”跨越,努力提升老年群体获得感、幸福感。

走进县社会福利中心,只见绿树成荫,环境干净整洁。在养护楼前就听到了老人们的欢声笑语,他们正在护工的带领下学做手指舞,脸上露出了笑容。今年86岁的董秋梅是一名五保老人,她来县失能、半失能特困对象集中供养中心已经3年了,在这里,她每天和其他老人聊天散步,生活相当惬意。

“工作人员照顾得很好,吃的喝的都送到我手里,在这里热热闹闹的,很开心。”老人董秋梅说。

县社会福利中心养护楼项目是全省第二批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服务机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点项目。在这里,老人们不仅一日三餐、医疗健康有人照料,更重要的是伴随着丰富的文娱活动,老人们的精神情感也有所寄托。

“老人们在这里不光是吃饱穿暖,每天还有精神娱乐活动,像画画、书法、手指舞、广场舞,尽量每天让他们锻炼,让他们活动起来,真正的让老人在养护楼里体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县社会福利中心养护楼工作人员邱萍说。

孝昌县失能、半失能特困老人养护楼于2020年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开辟了食堂和诊疗室,设立了评估、康复、临终照护等功能设施。失能、半失能特困老人养护楼的建成使用,有效缓解了全县养老机构供养能力和水平不足的压力,从根本上解决了失能、半失能政策兜底老人医、养、护供需下的综合养护和医疗难题。

“近年来,县社会福利中心围绕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着力破解养老服务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坚持以养老服务质量大提升为抓手,开展多层次、多元化、高质量的养老服务,更好地满足服务对象的养老服务需求。”县社会福利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吕锋说。

近年来,孝昌县在保障高龄、特困、失能、留守老人关爱服务方面积极实践,从“食”无忧、“住”安心两个方面探索出既符合孝昌县情又具有地方特色的养老服务发展新模式,大力推进“幸福食堂”,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办22处,累计服务就餐老人5000余人。全面推行失能特困人员县级集中照护模式,将失能特困人员纳入县级福利中心养护楼进行集中供养,为老人提供多元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老人们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近年来,县民政局对全县失能特困对象采取县级集中照护的模式,解决了乡镇农村福利院专业照护人员不足,照护水平不高的问题。目前,县失能老人照护中心供养特困人员61人,社会失能人员23人,为老人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用心、用情托起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县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元清说。

记者:张思琪

编辑:黄一阳  王倩

责编:陈腊梅

终审:曾凡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