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食堂“不熄火” 幸福“不打烊”


孝昌县将老年人“吃饭难”问题作为事关人民幸福感的“关键小事”来抓,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化运营、公益属性、综合监管”原则,先后建设一批农村“幸福食堂”,让农村独居留守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图片

小悟乡笔架村

笔架村身处群山环抱之中,是孝感市海拔最高的行政村,地理位置偏僻,出行较为不便。村内60周岁以上的老人有30名,大部分都为孤寡、独居老人,为彻底解决老年人在家“吃饭难”的问题,笔架村利用原笔架小学因陋就简地改扩建成“幸福食堂”。
图片
上午11点,幸福食堂内已座无虚席,热闹的场面让老年人的脸上堆满了笑容,接过热气腾腾、香喷喷的饭菜时,老人们连连夸赞赶上了好时代,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既实惠卫生又营养健康的饭菜。

“这个食堂办得好,饭菜好吃还实惠,适合我们老年人的口味。”小悟乡笔架村村民黄春兰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笔架村幸福食堂办得确实好,解决了老年人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小悟乡笔架村村民刘新涛说。

周巷镇龙泉村

“幸福食堂”的长效运转和稳步推广,离不开人员和资金。周巷镇龙泉村大力加强“幸福食堂”规范化管理,推行党支部谋事、村委会干事、理事会管事、专项协会办事的“四事工作法”,共同管理“幸福食堂”各项事务。目前,食堂已为30多位老人提供中、晚两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食堂伙食很好,平时有各种小菜,星期五还有加餐,有鱼有肉,还有电视、空调,很幸福。”周巷镇龙泉村村民张春钗告诉记者。


“下一步,龙泉村也将以幸福食堂为抓手,不断深化‘党建+幸福食堂+N’的幸福养老模式,探索多种方式运营好幸福食堂,充分挖掘更多‘幸福’服务,点亮老年人的幸福‘食光’,让老年人共享幸福、安享晚年。”周巷镇龙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袁浩说。

图片


村里的“幸福食堂”,群众心中的“温暖港湾”。从老人们“吃饭难”到“吃好饭”,幸福食堂“暖胃又暖心”,提升了为老服务的温度,也传递了民生的温度。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加强政策宣传,通过多层级、多形式的政策解读,让群众知晓相关惠民政策,了解‘幸福食堂’的内容、性质、功能。探索多元化的建设运营模式,围绕老年服务中心,探索‘村(社区)+幸福食堂’、‘养老机构+幸福食堂’、‘餐饮企业+幸福食堂’等多种模式。整合多方力量稳步推进,坚持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家庭参与原则,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共同缔造理念,凝聚各方力量,争取多方支持。加大事前事中指导、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在选址、建设等阶段,民政部门充分做好指导工作。在运营阶段,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加大对‘幸福食堂’的监管力度。”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元清介绍。

图片

奋进新征程,开启幸福味。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的同时,孝昌县积极推动养老服务新路径,凝聚各方力量,建设幸福食堂,一菜一汤、品出温暖民生,一粥一饭、尝出幸福晚年。目前,全县已建“幸福食堂”22个,在建6个,有效解决900多位老人的吃饭问题。

图片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幸福食堂’长效运行机制,从就餐、文化、娱乐等方面着手,打造多元化、精细化为老服务新模式,切实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让‘幸福食堂’开满幸福之花。”县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元清说。

记者:黄一阳

编辑:王倩

责编:高玉峰

终审:汪海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