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CCTV-13《焦点访谈》栏目
继2023年5月16日
以《重塑“黄金大通道”》为题
报道孝昌京港澳高速
改扩建工程后
再度聚焦孝昌
以《三尺讲台 银龄生辉》为题
报道了银龄教师张葆珺的故事
一起来看


在湖北省孝昌县澴西学校,一堂道德与法治课正在进行着。老师生动地讲解,学生们踊跃地发言,课堂气氛非常融洽。
“她对历史的了解非常多,我很崇拜她,希望向她学习历史的一切。”“她跟别的老师不一样,讲《长津湖》电影里面的故事,给我们吃煮熟的土豆和面粉,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战士们的辛苦。”湖北省孝昌县澴西学校的学生说。




这位很受孩子们欢迎的老师叫张葆珺,她的身份很特殊,是一位68岁的银龄教师。
说起银龄教师,一般是指60岁以上的退休老教师,张葆珺2015年从武汉市委党校退休,退休前她是一名党校的教授。
那么,她为什么又成为一名小学的教师呢?这还要从澴西学校遇到的难题说起。
“我们澴西学校是一个城区边缘的学校,现有教师70多人,相对来说有一点缺老师。”湖北省孝昌县澴西学校副校长陈宗强说。
湖北省孝昌县位于大别山南麓,澴西学校是当地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多、任课教师负担重是学校存在的实际困难。
一方面,教育要均衡发展,需要更多、更优秀的教师;而另一方面,很多经验丰富的教师因为到了退休年龄,离开了教师岗位,很难再有发挥能力的空间。
为此,从2018年起,教育部相继启动实施中小学银龄讲学计划、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
2019年,刚退休没几年的张葆珺和她的爱人——湖北省直工委党校退休教授于晓晨都报了名,经过考核后,分赴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澴西学校、孝昌县实验中学任银龄教师。
曾经做哲学、心理学研究的张葆珺一到学校就开始了调研。


“到了这所学校以后,我发现留守儿童比较多,带来的问题第一个就是厌学,第二个就是觉得学不学无所谓,形成一种自卑的心理。”湖北省孝昌县澴西学校银龄教师张葆珺说。
于是,张葆珺在学校建立起心理咨询室,50平方米的教室里添置了沙盘、放松椅、宣泄沙包、团体辅导工具,窗台上还摆放上几盆鲜花。这里成了学生们的放松小屋、老师们的工作减压心理驿站。
“接纳、引导这些留守的孩子们,需要一种爱心、耐心,或者是对教育工作的热爱,我觉得缺一不可。”湖北省孝昌县澴西学校银龄教师张葆珺说。
不仅做心理辅导,张葆珺还承担起了道德与法治、硬笔书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慢慢地,张葆珺对待工作和学生的态度,也感染和带动了很多教师。
“银龄计划对农村学校来说是一场及时雨。银龄老师为农村学校的孩子们打开一个新世界,也让年轻教师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老师即使退休了,也能发光和发热。”湖北省孝昌县澴西学校教师胡虹说。
从2018年起,累计2万余名中小学退休教师,近1000名高校退休教师开展支教支研。银龄教师们既发挥了退休教师余热,又提升了受援校、受援地教育发展水平,形成了多赢的良好局面。
来源:央视记者冯成 张文 孝昌融媒记者李健初 王虹
编辑:李梦婷
责编:汪海莲
终审:高玉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