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镇:打捆离田秸秆“变废为宝”促振兴

眼下,正值中稻抢收的关键时刻,为实现秸秆禁烧“不烧一把火、不冒一处烟”的目标,在白沙镇胜三村的农田里,中稻收割后,秸秆打捆机在田间来回穿梭,金黄色的秸秆被全部打捆成团,实现了“变废为宝”,真正地破解秸秆禁烧问题。

连日来,孝感市生态环境保护局孝昌分局联合白沙镇胜三村的禁烧专班工作人员顶着烈日,开展大面积秸秆回收作业。伴随着机器的阵阵轰鸣声,不一会儿,田地里的秸秆就变成了一个个卷筒式的草堆,田地变得平整起来,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年我们响应政府的号召,进行低茬低割,并对秸秆打包,为养殖业提供良好的饲料让秸秆能被再次利用,下步我们将进行深割、翻耕,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的条件。”白沙镇胜三村村民湛洪涛说。

白沙镇积极向村民推广打捆离田技术,对接12家养牛大户,进行秸秆饲料化利用,除县政府每吨奖励50元外,镇政府按每吨10元再次进行奖励,激励合作社主动打捆离田,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为抓实秸秆综合利用与露天禁烧工作,白沙镇严格落实低茬收割打捆离田,综合利用深耕、还田、种满、种足应急处置六个方面的举措,全力打好秸秆露天禁烧的攻坚战,并加大投入抓宣传,投入资金十万元,在全镇主干线设置秸秆禁烧宣传牌80个,在各村醒目位置设置秸秆禁烧宣传栏19个,与镇22名收割机手签订秸秆低茬收割承诺书,设置收割机手跨区域作业服务点6个,拨付村级禁烧启动资金13万元,成立19个以驻村干部、村干部为成员的敲门专班,逐村逐户开展上门宣传。”白沙镇党委副书记汪祥斌介绍。

近年来,白沙镇加大秸秆禁烧宣传力度,让中稻秸秆变废为宝,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减少秸秆在田间地头的堆积,有效避免了秸秆污染和焚烧的现象,为改善空气质量,优化生态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紧扣政策宣传再动员,确保禁烧氛围浓,任务要求次明确,确保包保责任实,巡查管控再织密,确保巡查处置严,打捆离田再发力,确保综合利用好,及时翻耕再提速,确保种满种足消隐患,全力打好秸秆综合利用和露天禁烧的攻坚战。”汪祥斌表示。

记者:邹圆圆 陈园

航拍:丁天乐

编辑:彭扬

责编:汪海莲

终审:高玉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