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党员的作用要发挥在哪里?孝昌县冠昌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给出了答案。近年来,合作社积极探索“产业链上建支部、党员带着群众富”模式,走出了一条党组织服务合作社,合作社服务农户、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逐步实现“引领强、产业兴、百姓富”的目标。
孝昌县丰山镇地处大别山南麓,依山傍水的生态优势和自然小气候,以及土壤中独特的微量元素,适宜桃树生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到目前发展到了1.2万亩桃园,年产值达到2亿元,形成了“七仙红”区域公用品牌和“孝昌血桃”“孝昌黄桃”国家地标品牌。丰山镇桃产业的发展壮大,背后有着独特的“党建密码”。
“今年早熟桃子的甜度没有往年好。”孝昌县冠昌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党员柳云说。
“光照减少、雨水偏多,清沟排渍、聚土起垄,把积水尽量排出去,修剪桃枝增加桃树透光率……”“七仙红桃科技小院”党员服务队队员、孝昌县气象局局长杨明伟说。
像这样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合作社党支部经常开展。除了常规动作外,再结合实际解决桃农当下遇到的难题。支部党员中,大多是以年轻化、技能化为主的有志于农业生产的致富能手和技术人员。
作为当地最早一代桃农,程国庆在2007年便注册成立了孝昌县冠昌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由于起步较早,加上视野开阔,效益一年比一年好,程国庆逐渐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样板。此时,林果种植热潮正席卷丰山,但由于快速发展,果农之间因利益产生的纠纷也越来越多。
“果品交易是一个很大的商业活动,有利益就有矛盾的发生,于是我就考虑把我们种植户中的党员整合在一起,通过党员化解矛盾,调解交易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同时也让他们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孝昌县冠昌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程国庆说。
2008年5月,在合作社党员的要求和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孝昌县第一家建在农产品产业链上的党支部——冠昌源合作社党支部。
“因为我是通过林果种植发家致富的,从传统农民到现在的职业农民,我们不能只顾自己致富,关键还要把更多的农民带动致富,这才不负党组织对我的培养和教育。”程国庆说。
又到鲜桃成熟时,丰山镇丰新村村民周湖川的10亩桃园迎来了丰收,每亩收益在6000元左右,这让周湖川对扩大种植面积越发有了底气。可在之前,周湖川一直在外务工,收入微薄,还无暇照顾家里。2011年,他辞职返乡,想种果树,却苦于缺乏技术。了解到他的情况,冠昌源合作社主动吸收他入社,在“七仙红桃科技小院”专家的指导下,周湖川逐渐掌握了标准化种植模式。
“以前种桃子都是单打独斗,常常会走很多弯路。现在不仅培训多了,还有人领着我们发展,现在我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孝昌县冠昌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社员周湖川说。
“我们首先把这些种植大户培育成能人,把能人培育成致富带头人,再培育成党员,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引领整个产业的发展。”孝昌县冠昌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副书记程琪说。
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以党支部为核心、以专业合作社为战场,通过党建引领、党员示范、农户参与模式,合作社真正成为了带领群众致富的“引擎”。2011年,合作社党支部被中共中央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从2008年我们成立党支部到现在有15个年头,我们深深感到党组织在凝聚人心、按章办事、发展产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也成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科技小院等党员服务队,并将成立全县党建联盟。”程国庆说。
“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是我们丰山冠昌源党支部首创典型案例,在解决丰山桃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带领群众抱团闯市场谋发展、构建产业体系方面发挥了强大的示范引领作用。”孝昌县丰山镇党委书记陈义文说。
孝感台记者:杨亚玲 洪源
编辑:丁珂 李梦婷
责编:汪海莲
终审:高玉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