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宙的身上有多个标签:大学生、公司高管、新农人、政协委员。2016年,在“三乡工程”的召唤下,刘凯宙辞去世界500强企业高管工作,回乡创立了孝昌县卓豪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种新品,打特色,扩销路,创品牌,种植优质稻2000多亩、生态水果650亩,年产值达1500万元,被评为湖北省返乡创业示范项目。
(孝昌县卓豪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凯宙)
骄阳似火的八月,也是刘凯宙丰收在望的时节。卓豪种植基地里,千亩稻田绿浪翻滚,火龙果园里硕果累累,精养鱼池里鱼跃人欢……一幅靓丽的现代农业画卷徐徐展现在记者眼前。
“小刘回村,盘活了荒地,带富了村民!”孝昌县白沙镇五四村党总支书记刘国权告诉记者,刘凯宙精雕细琢了7年的这片美丽田园,如今已是五四村村民们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口感好,味道香,产量高的“鄂香二号”水稻试种成功,这让刘凯宙兴奋不已。为了早日实现规模化生产,刘凯宙反复思索后,决定引入订单农业模式,采取“统一种子、统一管理、统一飞防、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方式,积极鼓励村民参与种植“鄂香二号”。
会种植更要懂销售。为了提高效益,刘凯宙将“鄂香二号”加工成大米进行销售。“品质好,才能赢得市场。”这是刘凯宙信奉的一条法则。为此,他宁可少赚钱,也要严把品控关,每百斤稻谷出米率维持在50%左右,保住“白沙铺1号”大米的金字招牌。
如今,卓豪种植专业合作社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2000多亩,成为白沙镇最大的优质水稻种植合作社,“白沙铺1号”大米也顺利进入中国扶贫832线上农产品销售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双结合销售模式。
不过,刘凯宙的火龙果种植之路走得并不轻松——2018年遭遇雪灾,幼苗冻伤;2019年虫害来袭,损失高达70%……不甘心失败的刘凯宙只能深挖技术,白天他在果园里管护,晚上熬夜看视频学习。慢慢地,他从一个水果种植“小白”成长为一名土专家,不仅种植技术不断提升,火龙果品种也在不断换新。
2021年,新农人刘凯宙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孝昌县政协委员。为此,天天与农民打交道的刘凯宙结合自身优势,围绕产业发展深入走访调研,不仅积极建言献策,还经常帮其他乡镇农户解决难题,做乡亲们的贴心人。
历经7个寒来暑往,刘凯宙的卓豪种植专业合作社已经成长为孝感市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北省返乡创业示范项目。刘凯宙说,回乡创业,需要强大的内心。每每看到一望无际的稻田,生机勃勃的果园,他的心中就会涌出一股力量——扎根土地,向上生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