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家乡挺好的∣刘凯宙:奋斗就是青春的底色

刘凯宙的身上有多个标签:大学生、公司高管、新农人、政协委员。2016年,在“三乡工程”的召唤下,刘凯宙辞去世界500强企业高管工作,回乡创立了孝昌县卓豪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种新品,打特色,扩销路,创品牌,种植优质稻2000多亩、生态水果650亩,年产值达1500万元,被评为湖北省返乡创业示范项目。

图片

(孝昌县卓豪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凯宙)

骄阳似火的八月,也是刘凯宙丰收在望的时节。卓豪种植基地里,千亩稻田绿浪翻滚,火龙果园里硕果累累,精养鱼池里鱼跃人欢……一幅靓丽的现代农业画卷徐徐展现在记者眼前。

图片

“小刘回村,盘活了荒地,带富了村民!”孝昌县白沙镇五四村党总支书记刘国权告诉记者,刘凯宙精雕细琢了7年的这片美丽田园,如今已是五四村村民们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身材瘦削、皮肤黝黑的刘凯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坚毅果敢、充满自信。2008年大学毕业后,他南下深圳,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工作,他从仓库保管员做起,一路升职成为管理几百号人的“金领”。
上过大学,当过公司高管,年轻的“刘总”为什么会返乡种田呢?刘凯宙的答案很简单。作为一名农二代,他骨子里与家乡密不可分。契机发生在 2016年,刘凯宙听说孝感市开始大力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工程,他第一时间给父亲打电话,表达了要回乡发展的愿望。
白沙镇是孝昌县的一个偏远乡镇,老百姓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种植水稻。刘凯宙回到五四村后,首先将发展方向瞄准水稻产业。见过世面的他,认定新品新技术的重要性。他四处请教专家,外出学习水稻种植技术,并在孝昌县农技推广中心的指导下,第一个吃“螃蟹”,率先在白沙镇试种“鄂香二号”水稻新品种。
图片

口感好,味道香,产量高的“鄂香二号”水稻试种成功,这让刘凯宙兴奋不已。为了早日实现规模化生产,刘凯宙反复思索后,决定引入订单农业模式,采取“统一种子、统一管理、统一飞防、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方式,积极鼓励村民参与种植“鄂香二号”。

订单农业让农民种无忧销不愁,每斤2元的收购价格一下子激活了白沙镇稻农的种粮积极性。当年,全镇19个村的村民纷纷找到刘凯宙签合同,一起种水稻。村民刘邵群今年种了40多亩“鄂香二号”,他笑着告诉记者,跟着刘凯宙种水稻,价格有保证,放心得很。

图片

会种植更要懂销售。为了提高效益,刘凯宙将“鄂香二号”加工成大米进行销售。“品质好,才能赢得市场。”这是刘凯宙信奉的一条法则。为此,他宁可少赚钱,也要严把品控关,每百斤稻谷出米率维持在50%左右,保住“白沙铺1号”大米的金字招牌。

图片

如今,卓豪种植专业合作社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2000多亩,成为白沙镇最大的优质水稻种植合作社,“白沙铺1号”大米也顺利进入中国扶贫832线上农产品销售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双结合销售模式。

“鄂香二号”优质水稻打响后,刘凯宙又开始勇闯特色水果种植的新路。眼下,卓豪种植基地80亩火龙果正迎来采摘旺季,一株株火龙果枝条上,挂满紫红色的火龙果,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

图片

不过,刘凯宙的火龙果种植之路走得并不轻松——2018年遭遇雪灾,幼苗冻伤;2019年虫害来袭,损失高达70%……不甘心失败的刘凯宙只能深挖技术,白天他在果园里管护,晚上熬夜看视频学习。慢慢地,他从一个水果种植“小白”成长为一名土专家,不仅种植技术不断提升,火龙果品种也在不断换新。

火龙果成功出圈后,刘凯宙又趁热打铁,相继发展了黄桃、茶叶、鲈鱼等特色种养殖项目,合作社迎来了多元发展新气象,合作社“白沙铺1号”系列农产品每年销售额达1500万元,村民们也跟着刘凯宙吃上了产业饭。村民刘锋坦言,自从刘凯宙回村,大伙儿都有事做,待遇也不错。

图片

2021年,新农人刘凯宙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孝昌县政协委员。为此,天天与农民打交道的刘凯宙结合自身优势,围绕产业发展深入走访调研,不仅积极建言献策,还经常帮其他乡镇农户解决难题,做乡亲们的贴心人。

王店镇何中华家的果园,刘凯宙是常客。老何说,别看刘凯宙年轻,种火龙果是一把好手。今年他家的火龙果大丰收,多亏了刘凯宙手把手地教技术。

图片

历经7个寒来暑往,刘凯宙的卓豪种植专业合作社已经成长为孝感市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北省返乡创业示范项目。刘凯宙说,回乡创业,需要强大的内心。每每看到一望无际的稻田,生机勃勃的果园,他的心中就会涌出一股力量——扎根土地,向上生长。

刘凯宙:奋斗就是青春的底色,事实证明,躬耕农业,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在农村,一样能建功立业,有所作为。作为一名新农人,我相信只要不坠青云之志,敢于挥洒青春汗水,在乡野泥土中,也能够奔向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来源:湖北农村广播记者胡玲  孝昌融媒记者王虹  通讯员陈俊华
编辑:李梦婷
责编:高玉峰
终审:汪海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