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镇前进村:昔日荒山变身幸福“桃源”


春赏桃花夏吃桃。眼下,小河镇前进村的500多亩黄桃迎来了采摘旺季,这片桃园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带动了村民务工增收,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仲夏时节,小河镇前进村桃园里,黄桃飘香,放眼望去,一颗颗成熟的黄桃挂满枝头,散发出诱人的果香。桃园负责人邹智坚正在查看“不套袋”黄桃的长势。


“我们种植的黄桃采用原生态不套袋的方式种植,口感更好,甜度更高,这样也节省成本,使效益最大化。”孝昌县辰辉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邹智坚说。


过去乱石灌木丛生的荒山,如今已是绿意盎然、遍地硕果飘香。邹智坚告诉记者,前进村因地制宜发展种植,短短的几年时间,昔日无人问津的荒山,就实现了华丽“转身”,变成了眼前这连片的果园。


全面进入盛产期后的桃园里硕果累累,在桃园里务工的村民蔡幼明越干越有奔头,除了长期在桃园里务工,邹智坚还为他免费提供种苗,并提供技术和销售方面的帮助。


“我们不仅能在这里务工,还能学习种桃技术,桃子的品种好,又甜又脆,也不愁销。”小河镇前进村村民蔡幼明说。

“从2019年到现在,我们的技术、销售都比较稳定,加上小河的地理优势种出来的口感还是非常好的,很受市场欢迎。”邹智坚说。


黄桃缀枝头,增收有盼头。每年的桃园锄草、施肥、修枝作业、采摘打包,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妇女在家门口就近就业,顾家赚钱两不误。


“在家门口务工,田也种了,孙子也带了,打工钱也赚了,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小河镇前进村村民刘华荣说。


“桃子成熟期每天用工大概是50人,摘桃、打包、快递都是招的附近村民。”邹智坚说。


如今,桃园的面积将近500亩,有血桃、蟠桃、黄桃多个品种,今年的产量预计可达到15万斤。下一步,邹智坚准备发展农旅养融合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群众吃“旅游饭”、挣“旅游钱”,努力将特色产业打造为致富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迈出更大步伐。


记者:张思琪

编辑:李文莉

责编:汪海莲

终审: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