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的沧桑巨变,三十年的砥砺奋进。孝昌城区的范围由30年前的3平方公里、仅2万人的花园小镇,发展成为21.2平方公里建成区,常住人口18.8万人的县域中心。30年来,城区的环境卫生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如今的孝昌县城区,街道纵横、道路干净整洁,各类建筑疏密有度,城市公园、休闲广场、商业综合体等错落有致,一座生态宜居的年轻县城矗立眼前。
韩绍 摄
市政环卫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和城市形象提升。城区环卫基础设施从无到有,不断完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道路是城市建设的根基,是城市发展的筋骨。建县以来,城区不断加大交通路网规划建设,扩展城市发展空间,疏通城市“经络”,大力改善居民交通出行条件。目前,城区孟宗大道、华阳大道、中天大道、北京路、平安路、罗马街等50多条主次干道,30余条背街小巷已完成升级改造,城区道路更靓、更通畅、更洁净。市政环卫设施建设。近几年,城区建成了4座垃圾转运站,日压缩转运垃圾能力240余吨,城区垃圾日清运率达到100%。建成了一座标准化城区大件固体废弃物分拣中心,用于分类处理城区建筑垃圾、装饰垃圾及大件固体废弃物等,城区的建筑垃圾及大件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率达到30%。2020年孝昌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区新建改建公厕28座,均按二类及以上标准建设。做到公厕制度上墙,专人打扫管理,24小时免费开放。
孙鑫 摄
环卫作业管理精细化,城区环境卫生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升。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区的环境卫生作业管理逐步向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一体化转变。环卫作业市场化。2015年9月,孝昌县新城区道路施行清扫保洁市场化购买服务,实行市场化运营。自新城区环卫作业实行政府购买服务以来,环卫清扫保洁工作做到了“两班三运转”,道路清扫保洁全天候,不分主次干道、背街背巷;垃圾清运及时。路面垃圾及时清扫清运,做到垃圾桶(箱)外观及周边常态化干净整洁、无暴露垃圾,中转站垃圾日产日清;道路洒水、机扫、洗扫、冲洗全覆盖多频次。城区主干道每天洒水、机扫、洗扫、雾化全天候,主干道全天候保湿,路面干净整洁呈现本色。背街背巷洒水、冲洗作业全覆盖,每天不少于3次;环卫专业车辆设备投入不断增加。环卫公司目前拥有各类环卫作业专业车辆70余辆,包括垃圾清运车、洒水车、扫路车、洗扫车、餐厨垃圾收集车、多功能抑尘车、正铲装载机、快保车等。新城区目前环卫作业市场化覆盖新城区建成区所有的主次干道及背街背巷80余条,涵盖新城区建成区内所有社区、口子镇、物业小区及全县所有机关企事业学校团体。清扫保洁面积186万平方米。智能化平台管理。自我县城市管理智慧平台运行以来,城区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垃圾清运、设备设施运行维护等环境卫生工作纳入平台管理。城区环境卫生工作纳入平台管理极大提高环卫工作效率。
胡长顺 摄
践行绿色环卫,建设环保生态县城。治理城区道路扬尘污染。环卫作业车辆及作业人员按照各自工作要求和环保工作要求进行道路清扫保洁、洒水、机扫、洗扫等作业,做到道路干净整洁无扬尘。购置电动环卫作业车辆。近几年,共购置电动垃圾收集车20辆、小型电动冲洗车2辆、电动快保车10辆。推行垃圾分类。2018年,购置了两辆餐厨垃圾收集车,用于收集城区餐厨垃圾,并送往孝感静默产业园进行资源化再利用处理。2019年,在我县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家喻户晓,垃圾分类设施已覆盖城区80%主次干道及60%小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全覆盖。2020年孝昌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并投入使用。2022年开工建设的城区大件固体废弃物分拣中心,将于202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殷靖 摄
环卫工作每天清零,每天都是新的开始,新的起点,环卫人将秉承“宁可一人脏,换来万家洁”环卫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聚焦主责主业,奋力书写孝昌城区环境卫生工作新篇章。
记者:吴荣
通讯员: 余育新
编辑:王倩
责编:高玉峰
终审:汪海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