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金融活水来聚力 擘画“三农”大未来


“这也太方便了吧!用平板申请,一张表也不用填,仅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收到了20万元的贷款到账短信,为你们高效的服务点赞!”日前,孝昌农商银行“金融村官”通过进村入户走访,了解到孝昌县季店乡季店村稻谷种植大户的徐大哥正在为购买肥料和农机具的资金发愁,走访的“金融村官”当即拿出随身携带的平板在秧田旁为其成功办理了20万元“农e贷”,在田间办贷的高效便捷服务让徐老板惊叹不已,称赞连连。

这是金融服务“三农”的一个缩影。“3分钟申贷、0抵押0担保0人工干预、一键式提款”的“301”办贷服务,将原来客户因收集提供微贷资料的“往返跑腿”模式变为“金融村官”上门办贷的“一键上传”。让“上门找”变成“找上门”,实现支农服务“零距离”。

截至2023年5月末,45名“金融村官”已在全县12个乡镇派驻到位,“金融村官”们带着移动平板走进田间地头,为金融支农惠农注入强有力的科技动能,大大提高的微贷办理的效率,有效破解“三农”客户“贷得难、贷得慢”的办贷痛点,让“智慧银行”走上田间地头,走进客户心坎上。

近年来,孝昌持续加大对“三农”和涉农小微企业贷款投放,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2020年—2023年5月,累计投放涉农贷款182.81亿元,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10.7亿元,实现了金融资源与乡村振兴相互促进。

强化机制建设,激发金融服务“三农”潜力

搭建“村银共建+金融村官”工作机制,选派45名“金融村官”驻村,形成政银共推服务“三农”金融组织体系。出台《孝昌县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激励考核评价办法》,将金融机构服务绿色金融发展纳入全县金融机构考核,激发金融信贷投放内生动力。推动对涉农市场主体“见贷即担”。2023年5月末,涉农担保贷款余额8808万元,较年初增长11.92%。

注重基础夯实,改善金融服务“三农”环境

印发《孝昌县金融支持农业“四大产业”发展“四个一”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孝昌县重点产业链金融链长制工作的通知》《孝昌县“太子米、果茶、生态养殖”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等文件,明确了金融支持涉农经营主体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创建活动,印制《孝昌县市场主体金融营销目录》,为持续推进整村授信打好基础。截至目前,用信4677户,获得信用贷款5.59亿元。2021年—2022年,全县经培植符合贷款条件的11家涉农企业发放贷款2508万元。2020年—2023年5月,县人行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13.54亿元,支持银行满足涉农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对144户涉农市场主体5.4亿元贷款进行延期还本,落实激励资金540.58万元。自2022年11月始对市场主体贷款进行阶段性减息392.98万元。引导银行减费让利纾困普惠小微。2023年1月——2023年5月发放的“三农”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84%,较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仅利率因素为市场主体减少成本支出844.31万元。积极推动财政部门落实贷款贴息相关政策。2020年—2023年5月财政部门累计落实扶贫小额信用贷款贴息资金1518.07万元、涉农主体创业担保贷款贴息1800.65万元。

突出产品创新,破除金融服务“三农”梗阻

结合孝昌“三农”实际,银行实施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推出推广了花木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纳税易贷、林权质押贷、应收账款质押等信贷产品。截至目前,发放涉农科创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250万元,花木贷3052万元,发放林权质押贷款300万元。累计对涉农市场主体发放纳税易贷155户,金额3.07亿元,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通讯员: 刘钦  吴晓辉

编辑:王倩

责编:汪海莲

终审:高玉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