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三十年 奋进新征程】 孝昌:砥砺奋进30年 书写民生福祉时代答卷

“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30年砥砺奋进、跨越前行,孝昌的体制保障越发完善,探索实践政府善治,人民群众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几代孝昌人亲身感受着民生福祉愈加殷实的美好进程,不断刷新和提升着孝昌人的“幸福指数”。

一大早,王店镇新岗村“幸福食堂”里的工作人员开始为留守老人准备午餐,择菜、洗菜、炒菜,忙得不亦乐乎。

“老话说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实现了免费的午餐,鱼肉顿顿都有。环境好、卫生好,这空调开着,很凉快,在这里又热闹。以前,家里孩子们不在家,我自己做饭吃,都是饱一餐饿一顿的。”食堂吃饭的村民江翠华满脸笑意地说道。

开设专门为老人提供午餐的“幸福食堂”,是新岗村提升村民幸福感的一项举措。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办“幸福食堂”20家。

“孝昌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聚焦“老有所养”需求,从解决老年人吃上一顿“热乎饭菜”入手,大力推进“幸福食堂”建设,让更多老人不仅有口福,更有晚年的幸福。”孝昌县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元清说。

30年来,孝县民政部门切实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职责,建立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为基础,临时救助和社会慈善救助为补充的救助体系,有效保障了全县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在社会救助保障方面,县民政部门围绕“应保尽保、应救尽救”目标,30年来,累计支出保障资金超过22亿元。

“现行城市低保保障标准为620元/人/月,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为460元/人/月,农村特困供养标准900元/人/月,城市特困供养标准1240元/人/月,保障了困难群众衣食无忧。2005年以来,共募集善款2.3799亿元,接收善物价值361.78万元,救助困难群众达9.62 万余人次,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周元清说。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也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医保局建立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机制,使我县城乡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0%和80%左右,门诊慢性病、门诊重症、门诊统筹制度协同推进,困扰参保居民门诊负担过重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随时打针,随时可以报销,医疗报销相当方便。”小河镇曙光社区张平生说。

孝昌在民生问题上持续发力,“春风行动”进企业、进乡村,让群众不出远门就能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湖北龙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印制电路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走进生产车间,工人们正紧张忙碌地进行着设备操作。这里常年有1000多名员工上班,彭磊就是在“家门口就业”其中的一位。

“我是孝昌本地人,之前在深圳工作,路途遥远,往返坐车很费时间、费精力,也不能在身边陪伴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儿。现在选择回家工作,工资待遇和之前在外地差不多,工作环境也还可以。”湖北龙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彭磊说。

“近五年来,全县举办‘春风行动’等专项招聘会330余场,发布用工信息5万余条,发放10万余份政策传单,接待求职登记3万余人次,县劳动就业局积极对接企业,充分挖掘就业岗位,通过牵线搭桥促进劳动者就业2万余人次。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为全县用人单位举办各类招聘活动,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为建县30周年献礼。”孝昌县劳动就业管理局党支部书记、负责人陆圣奇说。

30年来,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万人,发放社保补贴1.4万人次,3500余万元。

“以前出远门打工,一年也就春节在家待几天,现在是在家门口就业,家人朋友都在身边,对这样的生活我还挺满足的。”湖北龙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姜迎春说。

建县30年来,孝昌办好一件件民生实事,这些实事都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和“关键小事”,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新时代孝昌将在群众所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上持续发力,补齐短板和不足,将使民生基础更为牢固,前景更为可期。

记者: 邹圆圆 张园园

编辑:张园园  王倩

责编:汪海莲

终审:高玉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