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绍 摄
近年来,孝昌县接力推进市政基础设施、老旧小区改造、功能镇区建设、乡镇生活污水、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厕所革命、农村危房改造等城乡补短板工程,不断擦亮群众生活的“幸福底色”,提升城市品质品位,城乡面貌日新月异。2018年,孝昌县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县市”,2022年在全国小城镇人居环境整治培训会上做经验交流。

完善基础设施 提升城市品质
30年前,孝昌县城区是只有3平方公里、仅2万人的花园小镇。如今,已发展成为21.2平方公里建成区,常住人口18.8万人的县域中心。

道路是城市建设的根基,是城市发展的筋骨。建县以来,孝昌不断加大城市交通路网规划建设,扩展城市发展空间,疏通城市“经络”,大力改善居民交通出行条件。目前,已改造孟宗大道、华阳大道、中天大道、北京路、平安路、罗马街等50多条主次干道,建成道路135.83公里,初步形成了“一环套井格”的骨架路网。



在改善出行条件的同时,孝昌县围绕打造“宜居、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着力开展“城市双修”,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区雨污分流项目,让城区“毛细血管”更畅通。先后改造小区115个、背街小巷30余条,建成排水管网332.21公里,生活污水70%以上集中处理,集中处理率94.17%,城区雨污分流体系初步形成,雨水、污水各行其道,小区环境也越来越好。
2009年,孝昌县又建设官塘湖公园,配套泊岸、护栏、人行道、绿化、休闲亭等设施,成为一个综合性公园,每天有大量市民来这里健身、休憩、娱乐。

如今,七里湖综合治理项目顺利推进,采用海绵城市、立体绿化等技术对七里湖滨湖带环境进行治理,文化中心、体育中心新建完成,还同步建设了滨湖休闲公园、孝文化公园及红色文化公园,建筑古朴大气,文化气息浓厚,广场宽阔明亮,四周绿植环绕,正成为市民心目中的“新晋打卡地”。

至此,城区已建成各类公园绿地11个,公园绿化面积共计135.88公顷,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形象,提高了居民生活品质。


擦亮小城镇 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纽带
小城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城乡融合发展的纽带。
漫步小河镇,镇区道路干净整洁,路边树木林立,小广场、口袋公园随处可见,一座靓丽的小城镇展现在眼前。
近年来,小河镇将资源与文化特色相结合,聘请专业团队进行城镇规划设计,谋划了一批街心小广场、口袋公园,利用闲置荒草坪等场地建设健身休闲、文化娱乐场所,改造沿街立面,打造新街古镇、河卧双虹、银渡飞龙、街心公园等景观点,让城镇焕然一新。
这是孝昌县“擦亮小城镇”的一个缩影。2019年底,孝昌县启动“擦亮小城镇”建设,按照“一镇一方案、一镇一特色”要求,规划打造小河明清古街、王店红色传承、周巷苗木花卉、丰山农旅休闲、小悟体育康养、邹岗现代农业等产业强镇、美丽宜居小镇。



夯实基础设施,刷黑镇区道路281公里,建成“四好农村路”示范线52条519公里,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实施城镇强弱电改造工程,线路下沉35公里、规整32公里。建成休闲公园、口袋公园64处,打造绿化景观113处,新增集镇绿化面积693.2亩。

在“擦亮小城镇”工作中,孝昌县还推动平台、资源、服务向乡镇精准下沉,完善城镇服务功能,累计改扩建便民服务中心11个,改建镇区公厕132座,新建停车场48处,改造升级乡镇集贸市场13处,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11座,配套污水管网234公里,全县集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90%以上。


刷新乡村“颜值” 让村民生活更舒心


韩邵 摄



来源:荆楚网鲁伟龙 舒俊杰 孝昌融媒李健初 王虹 李文莉
编辑:王倩
终审:高玉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