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包联社区“纵向到底”、走深走实,孝昌县紧盯“基础条件差、矛盾困难多、管理难度大”的城市社区,建立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社区挂职“1个工作方案+管理、考核、评比3个办法”的“1带3”工作体系,确保挂职干部沉得下、干得好,磨意志、长才干,着力打造一支服务先行区建设的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
组成调研专班对18个城市社区开展走访式调研,座谈90余人次,摸清群众对干部的“需求清单”。选派住建、城管、司法、公安等专业型年轻干部下派社区工作,精准满足群众需求。统筹县直部门与社区共驻共建结对工作,坚持工作地或居住地干部就近派驻原则,利用人熟、情况熟等优势,选派的干部磨合期短,适应工作快。关王社区挂职干部充分利用居住辖区小区的优势,巧用人际关系网打通断头路。有针对性的引导社区和干部双向选择、互相补短,实现社区治理水平整体提升、挂职干部能力综合提高“双赢”。住建局下派干部利用拆迁政策熟的优势,补拆迁经验少之短板,助力社区拆迁任务提前推进。按照个人自荐、单位推荐、组织点派审核、县委研究审定的程序,从400余名优秀年轻干部数据库中,选出18名优秀年轻干部到9个社区分别挂任社区“两委”干部、书记(主任)助理和党建工作专员,为社区治理提供力量保障。
坚持共同缔造理念,着力解决群众的小事、难事和烦心事。
挂职干部结合政策宣传、入户走访等契机,深入49个小区76个网格498户居民广泛收集群众在民生保障、纠纷化解等方面意见94条,收集“需求清单”59个。开展“牵头领办实事项目”评比,建立“实事项目”履职清单18个,领办燃气入户、车棚灭火器加装、“无桶”社区创建等实事项目18件。发动群众出力出物出智慧,共同参与爱心驿站、民心学堂等建设,实现民众管、民共享。澴西社区打造科普基地,解决园区内200多名职工精神需求和托幼后顾之忧。注重总结提炼,建立社区“三三说事”制度,和群众约定每周三下午三点社区说事,畅通群众提事、议事、办事渠道,引导群众参与社区微话题、微服务、微治理。
坚持科学培育、夯实组织保障,让挂职干部身下、心下、愿下、真下。干部挂职期间与派出单位业务工作脱钩,实行派出单位和挂职社区双重管理,确保干部“身”下社区。组织部门、派出单位和挂职社区所在乡镇(区)负责人定期与挂职干部谈心谈话,全面掌握干部工作状态,引导挂职干部“心”下社区。从乡镇(区)或社区选出18名导师与挂职干部结对子,以师带徒,增强挂职干部基层工作本领,激发干部“愿”下社区。落实挂职干部每日工作纪实,每月向组织汇报,每季度向社区报告工作制度,实行“一人一档”、跟踪培养,确保干部“真”下社区。
采取“一月一座谈、季度一考评、半年一调研、年度一考核”考评方法,综合掌握干部的政治素质、工作实绩和作风表现。围绕“牵头领办实事项目”开展评比晾晒,接受群众测评,并将群众评价纳入考核体系。挂职干部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按同类人员比例30%确定并单列,对考核结果“优秀”的挂职干部,在评先评优、提拔使用、职级晋升等方面优先考虑。对综合评价不称职、工作上不适应,或群众意见较大、造成不良影响的,组织部门及时启动召回程序并严肃问责。
作者:杨高明 鲁亮
请输入验证码